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方煉煉 劉晨)石泉縣迎豐鎮,作為石泉縣最為偏遠的鄉鎮之一,交通的不便成為這里很多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但卻也因為不方便的交通,給這秦巴山間留下了一處世外桃源般的山地。
這里常年綠茵壞繞,走在山間,耳邊處處都是農家裊裊炊煙,亦或是家禽的鳴叫,很有一種與世隔絕的味道。這里的人們樸實無華,多少年以來,祖祖輩輩都在這里面朝黃土背朝天,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
隨著石泉縣脫貧攻堅戰役的拉響,許多村民們在包聯干部的帶領下終于也看到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眼界打開了,心也隨之打開,一個個都卯足勁準備脫掉貧困帽子,走向致富的道路。一時間涌現出不少的“自強標兵”,紅花坪的儲春水就是其中的一個。
老儲現年56歲,家中共有3口人,住在紅花坪七組南溝深山里,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這里山大溝深,距離集鎮更是偏遠,交通阻礙了他們的發展,原以為不被打擾的世界被包聯干部一次次敲響了對外的窗門。在鎮包聯干部的鼓勵和幫助之下,借著這里天然的地理環境,老儲決定靠發展林下養殖養發家致富。
用老儲自己的話說,現如今黨和國家的政策好,緊跟脫貧攻堅大隊向前,這是“天時”。而紅花坪七組植被繁茂,空氣清新,發展林下養殖最為合適了,此乃“地利”,加上鎮黨委政府對貧困戶發展產業出臺的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還選派優秀干部一對一幫扶,這是“人和”。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自己的事,自己又怎么能不上心?所以即使年過半百,儲春水和妻子兩人還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如今,共養牛6頭、養羊12頭、養豬2頭、養雞100只,種植玉米6畝、水稻3畝、黃花4畝,今年產業獎補了老儲3200元,通過種養殖實現產業增收,保證了今年的順利脫貧。
儲春水不僅僅是積極發展產業的貧困戶,也是紅花坪村的生態護林員。2016年,儲春水被選聘為紅花坪村生態護林員,一個人管理著紅花坪近3000畝的林地,每天的工作就是鉆進雙良茂密的林子里,放著牛羊,跋山涉水的管護著這片林地。特別是今年進入到防火期以來,天干物燥,給護林防火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他更是每天堅持在放牛的時候把管護的地區都去巡查一遍。儲春水表示,雖然護林工作很辛苦,但是這是改善家鄉面貌、造福子孫的大事,他一定要好好守護這片林地。
有了政府對貧困戶易地搬遷的好政策,和儲春水在這片大山的艱苦奮斗,他目前已在迎豐集鎮濱河小區購買了一套商品房,房屋已裝修完畢,馬上準備搬進新居。生活條件的改善都凝聚了儲春水的辛勞和汗水,也見證著他每一份的自強和不甘貧窮的決心。靠著自己雙手發家致富,以自身的努力為貧困戶樹立了自強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