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秦巴腹地的陜西省安康市審計局,近年來堅持把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推動審計事業發展的引擎,使文明創建的“軟實力”有效轉化為提升工作效能的“硬支撐”,受到省市文明委和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文明創建激發活力
近日,安康市審計局創建全國文明單位順利通過檢查驗收,從創建市級文明單位到沖刺全國文明單位,八年來,安康市審計局目標明確,鍥而不舍,一任接著一任干,譜寫了一曲文明奮進的贊歌。先后投資500多萬元資金對辦公條件進行提等升級,對機關環境進行綠化、美化,先后被命名為省級衛生單位、市級園林單位;以“金審工程”為載體創新文明傳播新途徑,積極搭建企業微信群、QQ群、機關LED“播報”、手機黨支部和思想火花展示五個平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腦入心;以“好人評選”活動為載體助推崇德向善;以“道德講堂”為載體強化思想道德建設;以“文明優質服務”為載體塑造機關良好形象;以“我們的節日”為載體廣泛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干部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創建活動,提振了全局干部職工奮發有為的士氣和干事創業的熱情。
志愿服務播撒愛的光輝
每個周五的早晨,都能準時看見一隊身穿紅馬甲的隊伍在清掃街道,撿煙頭、拾垃圾、擦拭公用設施,寒來暑往,這一志愿清掃活動已堅持了五年。
安康市審計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總隊長,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總隊長的志愿者服務總隊,有登記在冊的正式成員48人,三年來,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0余次。
志愿隊員向貧困兒童捐贈學習用具、書籍,深入社會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奔赴孤兒院慰問孤殘兒童,酷暑慰問環衛工人,關愛退休老干部,開展義務植樹、義務清掃、文明交通勸導行動,走進貧困村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等,四處播撒愛的光輝。截至8月底,共開展服務時長2362小時。
扶貧幫困彰顯社會責任
安康市審計局從2014年起幫扶鎮坪縣曾家鎮花坪村至今,抽調3名副縣級干部、2名正科級干部為工作組成員,駐村工作隊在村上租用設立集體辦公室和宿舍,長期駐村工作。局黨組每周聽取扶貧工作匯報,每月研究一次扶貧工作,建立工作臺賬,按期銷號,強化落實。四年來,該局通過向上爭取和社會募捐等方式,共為幫扶村投入資金300多萬元,新修村級公路1.1公里,新修慈善橋5座,建成安全飲水工程1處,安裝路燈30盞,新置移動式垃圾箱10個,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投入45萬元資金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投入資金3萬元,新建小型文化廣場2個,安裝體育健身器材10套,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幫扶建起重樓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華峰養殖基地2個,為群眾長效增收奠定基礎。2016年,扶貧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54元,一個富裕、和諧、文明的新村正逐漸形成。
高揚審計利劍服務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康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審計機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圍繞“保穩定、促發展、強整改、樹權威”的總體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有效促進了重大政策落實、體制機制完善和反腐倡廉建設。五年來,市本級共完成審計項目862個,審計查出問題資金2021593萬元,其中違規金額343388萬元,審計收繳違規違紀資金上繳財政11333萬元,核減政府投資5.86億元,向紀檢機關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284件,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審計建議2195條,移送處理落實174人,其中3人被刑事追究、9人被黨政紀處分。村級財務審計、大數據審計、審計全覆蓋的創新經驗做法,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人民日報、中國審計報等主流媒體進行了深入報道。
通過堅持不懈的文明創建活動,安康市審計局形成了對標先進、苦干實干、追趕超越、勇創一流的濃厚氛圍。先后被全國婦聯、陜西省委、安康市委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省級文明單位標兵” “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單位”“安康市第五屆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