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鳳梅)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工程實施以來,石泉縣池河鎮切實把該工程作為文化扶貧的重要內容,作為踐行群眾路線、夯實基層基礎的重要抓手,使之真正成為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民心工程。
統籌規劃,強化組織領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召開會議研究,池河鎮最終將示范點確定在池河鎮西苑社區。為切實加快項目建設,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分管城鎮建設副鎮長為副組長,各站辦所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逐層落實項目建設主體責任和目標任務,做到責任明確、便民實用。除上級下撥的專項資金外,池河鎮特事特辦,克服財政困難,及時足額拿出配套資金,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
機制保障,保質保量完成。下發了《西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在示范點建設過程中,嚴格實行項目“五個一”工作機制,即:一個項目一名包抓領導、一個資金專賬、一套技術保障、一個考核措施、一個工作團隊。按照建設任務,倒排時間進度,明確任務表、路線圖和責任單,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既定建設任務。同時,鎮紀委切實加大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的跟蹤督查,對項目建設進行“月通報,季分析,年考核”,嚴格執行“一次約談,兩次誡勉,三次查辦”制度,實施問責問效,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
創新管理,推進文化扶貧。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后,池河鎮黨委、西苑社區黨支部分別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落實了運行、維護和管理經費,充分發揮中心作用,將示范點建設與群眾學習休閑娛樂建設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民俗展演走基層、科技之春進社區、廣場舞大賽、創業就業促脫貧·文化服務進百村、法制電影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豐富了社區群眾文化生活,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思想,推動了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的熱情,使群眾鍛煉有去處,求知有陣地,娛樂有場所,基本實現了歌舞有平臺、學習有書屋、鍛煉有場地的文化生活目標,讓群眾飽嘗了“文化大餐”,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目前,已建成的西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有4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休閑廣場1個,擁有標準跑道200米;12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1個;80平方米的戲臺1個;文化宣傳欄15個;文化器材1套(音響2套、投影儀1套、二胡2個、電子琴1臺、板鼓1個、笛子5只、腰鼓40個、響器1套);標準化廣播室1個,體育設施器材1套(燈光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4個、乒乓球臺5個、體育健身器材14組)。2017年累計舉辦和承辦各級各類文化活動(包括文藝表演、法制宣講、科技之春、春節系列文化活動等)20余場次,接待文化活動愛好者2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