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姚富軍 張靜靜)7月28日,驕陽似火,持續40°的高溫絲毫未減,奮戰一線的扶貧干部更沒有絲毫懈怠。
緣起漢陰脫貧攻堅,緣由政協主席牽線,漢江之濱的漩渦鎮朝陽村與月河之畔的蒲溪鎮小街村結成了“親戚”,她們在漢江邊迎來了盛夏里的第二次“聚首”。
支部互幫 打造脫貧攻堅“鐵軍”
“這次我們鎮村、園區和企業驅車70公里,專程到朝陽村來開展村幫村扶貧對接,希望能幫助朝陽村做成幾件實事好事,為朝陽的老百姓早日脫貧摘帽貢獻一份綿薄之力。”蒲溪鎮一行受到了朝陽村“三委”班子成員的熱情迎接,黨委副書記王意的一席話引起大家強烈共鳴。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支部好,黨員隊伍才能強,脫貧攻堅才有過硬的決勝‘關鍵力量’。”這是小街村黨支部書記沈保軍和朝陽村黨支部書記梁洪春在對接交流時達成的共識。他們還表示,兩個黨支部要把加強黨支部建設作為“村幫村”工作的突破口,通過互動互學互幫,真正打造一支不走的脫貧攻堅“鐵軍”。
產業互助 找準群眾增收新路子
朝陽村第一書記沈靈君說:“我們村部即將啟動建設,明年就可以搬進新村部,目前頭等大事,就是要找到適合本村發展的特色產業,這樣才能大面積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為了幫助朝陽村找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小街村第一書記與來自月河工業園區的成鼎鴻生物有限公司、秦園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冒著高溫酷暑,深入該村腹地實地踏勘,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發展大計。
什么產業最適宜?什么產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如何才能形成朝陽的特色產業?圍繞這些關鍵性問題,漩渦鎮黨委書記毋勇與蒲溪鎮一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溝通,他對兩鎮兩村率先探索“村幫村”模式高度評價并寄予厚望,尤其是對蒲溪鎮一行提出的“以竹林種植為核心的竹林旅游經濟帶,以新型玉米種植為主的現代種植業,以野生食用菌(菜)種植為主的傳統種植業”產業發展思路給予高度贊同,一致認為既契合朝陽村的生態實際,又符合發展前景。王意表示,蒲溪鎮黨委政府將大力支持富硒食品工業園區和小街村依托優勢,為朝陽村的產業發展搭建信息、技術、融資和營銷平臺,讓朝陽的產品更好的走出大山、走進工廠、走向市場,幫助更多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就業互通 拓寬就業增收新渠道
“先富幫后富,攜手奔小康”、“招賢納士”等字幕,引起朝陽村數十名群眾圍觀和熱議,眾多留守婦女、中年男人拿起《招聘簡章》認真閱讀。這場在朝陽村舉行的現場招聘會,為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來了很多優惠措施,不少群眾盤算起在外務工和就近就業這筆賬,對這次現場招聘贊不絕口。
據成鼎鴻和福田實業兩家公司招聘人員介紹,共向前來咨詢的貧困戶發放招聘宣傳單100余份,現場報名的貧困戶有20余人,并與有求職意向的群眾精準對接,現場答復其對崗位、薪資待遇等各方面的問題。小街村第一書記表示,今后將協同工業園區與朝陽村建立就業信息互通平臺,第一時間通報用工信息,為朝陽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到園區就業服務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對接活動前,蒲溪鎮黨委政府、月河工業園區、小街村黨支部和5家愛心企業為朝陽村精心準備了夏涼被、杏鮑菇、牛奶、花露水等物資,開展了“送清涼、獻愛心、助脫貧”慰問活動,向該村扶貧干部和貧困戶送去價值8000余元的“清涼大禮包”,以“見面禮”的形式表達了愛心支援、誠心做事、真心幫扶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