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魏萬平)今年以來,為了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確保按期完成目標任務。旬陽縣石門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省市縣會議精神以及整改工作要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鎮工作大局,從脫貧攻堅工作運行機制、投入力度、干部包幫等方面按照“合力攻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方案,突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住房保障”三大板塊,夯實措施,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確保了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
基礎設施全力推進村變樣
道路建設:一是2016年完善路工程,白廟小學至燕兒灣2.6公里、柳樹溝口至王家老莊4.1公里通村路硬化,已完成排水溝、安防警示標志安裝、路肩附屬工程;六組2.8公里完善路工程路肩完成;青蛇溝大橋至鋪子水泥路硬化續建路面工程已完成。付家莊姚兒灣至水田灣2.4公里水泥路已啟動排水溝、路肩、安防警示工程,陳典良門前路口至郭連成房后水泥路硬化續建工程已全面竣工。二是2017年任務工程,順興養殖場至安康壩河鎮安平村4公里連接路已完成路基,路面硬化1800米;長清大橋至鋪子梁路口2.6公里硬化路工程完成路基鋪設;水田溝口至向家老莊產業路涵管橋建設已竣工;王家坪木魚堡至骨頭包2.5公里水泥路已經完成路基工程;諶家院三組跨神河大橋正在組織施工,已經建設兩個橋墩。
飲水工程:青蛇溝村5處12千米引水管網工程,已經開工建設;王家坪村4處12千米引水管網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電網改造:王家坪四組8桿公里、付家莊村五組6桿公里網改項目及集鎮安置點的增容、強電入地工程,項目已立項,目前正等電力部門確定施工時間。
住房保障:各村不安全住房再次排查,全鎮需解決不安全住房414戶1472人,危房改造47戶141人。根據需求, 對規劃的五個集中安置點全部開工建設,白廟村安置點已開工建設,預計安置21戶;青蛇溝村新建點已完成三通一平建設,河堤工程已開始施工,預計安置30戶;木瓜新建點一期工程主體已完成,166米河堤工程已全面竣工,預計安置18戶;王家坪續建點已完成三通一平建設,預計安置10戶;諶家院社區續建點保障房主體已竣工,續建的七層兩幢保障房正在設計,配套工程已完成設計,委托招標代理單位正在進行招標,預計安置35戶。
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戶增收
今年以來,該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以產業脫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心,通過扶助產業建設,實現“造血式”扶貧,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產業,結合生態保護發展區功能定位,堅持綠色、生態為本,立足區域優勢、因地制宜,圍繞精準扶貧和貧困戶穩定增收這一目標,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 模式,先后成立了西岱金亳茶葉專業合作社、廣發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福興緣有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祥瑞磨芋種植專業合作社、金水灣萬頭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王家坪貢米專業合作社、三棵樹養雞專業合作社等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共同發家致富,600余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開辦了兩期種養專業技術培訓班,200余人參加了技術培訓,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提升了產業扶貧效果。畜牧產業以合作生產社引領,大戶帶動,農業站駐村指導場圈建設和養殖技術與防疫。全鎮已發展養豬大戶198戶,養牛大戶18戶, 養雞大戶32戶, 養羊大戶34戶 。其中6個重點扶貧村7戶規模戶帶動周邊153戶貧困戶養殖生豬365頭,350戶貧困戶養雞7000羽,13戶貧困戶養羊500只; 建規范化大棚蔬菜基地2個;煙草生產穩住120戶鐵桿煙農,種植面積1500畝,其中19戶貧困戶發展煙草450畝;水稻種植3000畝,結合長紅公司與王家坪貢米基地的合作,流轉土地530畝,簽訂收購合同357份,發放谷種2000公斤,帶動133戶貧困戶增收見效;富硒磨芋種植2000畝。其中青蛇溝村、石門村、木瓜村借助合作社引領,租賃土地各建200畝魔芋示范點一個, 47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林果產業諶家院社區新發展拐棗400畝(其中貧困戶118.5畝)、核桃300畝(其中貧困戶87畝),已全部栽植到位;王家坪村400畝拐棗和150畝核桃(其中貧困戶20戶197畝)全部栽植到位, 有機茶葉規范化種植1000畝, 油用牡丹1000畝, 中藥材玄參、白芨、重樓、柴胡等種植3000畝,長期增收支柱產業已初步形成。
健康扶貧完善機制惠民生
新型合作醫療貧困戶實現全覆蓋。衛生院設立貧困戶專屬門診窗口和床位,慢性病免費發放藥品,實施各項減免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全鎮住院貧困戶共163人,報銷金額151322元,申請辦理慢性病的貧困戶8人,免費領取藥品金額合計1647元。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出舉措。鎮衛生院對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60歲以上人員在本院住院享受政策補助外的自付合規費用再減免50%,每年限享受一次; 對全鎮在冊貧困戶門診就醫時減免掛號費、診斷費、診查費; 對非集中供養五保戶持民政部門住院通知書在本院住院費用全免,并提供每日10元生活補助。
民生保障強化落實履職能
健全社會保障。對于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健全社會保障、強化社會救助,幫助貧困戶實現兜底。各村把符合五保、低保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截止目前,進行產業技能培訓的貧困戶有120人,安排解決貧困戶公益性崗位的有8人,為貧困戶繳納合作醫療33人,共計5280元。強化社會救助。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農村特困群眾患重病大病的,及時予以救助。對因大病重病或遭遇突發災害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幫助申請臨時生活救助,截止目前,醫療救助貧困戶5戶,共計25341元,大病臨時救助11戶38000元。
資金保障解決急需用刀刃
為了解決貧困戶因缺資金致貧,因缺資金發展滯后的現狀,鎮財政所用貼息貸款這一惠民的政策來為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今年第一批扶貧小額到戶貼息貸款預計發放317戶,貸款需求資金總額為1580萬元,截至6月底,積極協調旬陽農商行石門分理處發放5321精準扶貧貸款2333萬元,其中:向446貧困戶發放貼息扶貧貸款2111萬元,向范光明、崔世芳等22戶養豬養羊大戶和涉農經濟組織發放創業扶貧貸款222萬元,這一舉措推動了今年的脫貧任務更快更有效的完成。
督查考核嚴肅問責不手軟
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統攬著全鎮工作大局,認真落實黨委“一崗雙責” 和紀委執紀審查職能作用,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一是加強對鎮村干部的監督考核。充分運用組織監督和民主監督等形式對鎮村干部多層次監督。堅持開展民主評議和村(居)“三委”班子及村干部績效考核。把群眾民主評議結果和鎮村干部的監督考核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對不履行職責導致違法亂紀或嚴重侵害群眾利益以及政務村務不公開或公開不實引發矛盾的,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有關人員的紀律責任。二是加大損害群眾利益案件的監督檢查。狠抓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強脫貧攻堅各項惠農政策、種糧直補、遷移式扶貧、農村合作醫療等涉農惠農項目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從而確保黨和政府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三是對工作不力、工作滯后和造成不良影響的鎮村干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人員,鎮紀委實行一次通報、二次約談、三次黨政紀處分的追責機制。因個人工作不實不力,對工作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且和屢教不改的,鎮干部交回縣人社局“回爐”,村干部就地免職或啟動罷免程序,截止目前,鎮紀委對木瓜村等三委班子約談了四次,通報了12名鎮村干部,并下發了檢查整改建議書3份。
明晰思路下步工作再部署
要求全體包幫干部要進一步夯實工作職責,扎實深入村組、農戶中,帶上感情,盡所能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以問題作為工作導向,以釘釘子的工作精神抓好工作落實,把事情做細做實。明確產業發展方向,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破解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與“障礙”,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培養留得住的本地人才、鄉土專家,提升科技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三是充分發動群眾和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脫貧攻堅。運用各種方式,不失時機的做好群眾工作,激發貧困戶自我發展的信心和動力,要廣泛聯系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或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愛心關懷貧困群眾、病殘留守兒童等,形成全崗動員、全民參與、全體支持、共同參與脫貧攻堅戰役的濃厚氛圍, 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