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鑫)自脫貧攻堅以來,湘子寨村黨支部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骨干作用和橋梁作用,推動全村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當先鋒、當模范、做貢獻。
發揮帶頭作用。全村25名黨員沒有一人是貧困戶,沒有一人爭當貧困戶。黨員李宗華,患有塵肺病,失去勞動力, 77歲的老父親肝癌晚期,兒子添了女兒才5個月,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貧困但多年來從未向黨支部和村委會提過任何要求,沒說過黨和政府一句壞話。在房屋舊改中,積極響應號召,借錢買來材料,請不起工人就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叫回家,父子二人換瓦抹墻舊改房屋一個月才完工,期間還要照顧生病的老父親、弱小的小孫女。在他的帶動下,很多非貧困戶也開始進行了房屋舊改,目前,全村計劃房屋舊改60戶,貧困戶6戶已經全部完成,非貧困戶54戶已完成51戶,還有3戶正在舊改,湘子寨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到處都是青瓦白墻紅檐的房屋,為整村脫貧銷號奠定了基礎,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在脫貧攻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發揮骨干作用。積極推動和鼓勵全村所有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作用。能人黨員肖義兵,組建云梯建筑勞務公司,以勞務用工支付勞務報酬的方式帶動貧困戶16戶增收致富;捐款5000元錢修整三合口鐵索橋,確保村民出行安全;在三合口政府保障房建設中盡心盡力,每天吃住在工地,監督施工質量督促工程進度;在慶七一建黨96周年活動中,自費為全村黨員購買紀念品,并看望慰問貧困和年老體弱黨員;在全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主動報名積極參與,撿拾河道垃圾。大戶黨員王孝明、張海濤,積極開拓致富門路,發展養豬產業,王孝明通過入股分紅的形式帶動貧困戶2戶,張海濤通過成立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帶動貧困戶13戶。在貴洛公路和村道沿線,設立10個環境整治共產黨員崗,10名黨員主動領崗,負責道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提醒、教育和監督沿線居民正確處理生活垃圾,樹立講衛生愛環境意識,沿線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開展黨員包聯貧困戶新模式,建立黨員幫扶臺賬,9名青年黨員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宣傳脫貧政策、照顧五保貧困戶生活、代辦醫療救助手續、幫助舊房改造、化解矛盾糾紛等方式,力所能及地幫扶貧困戶18人,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其他老年黨員也在“學亮比、爭創出”活動中亮身份、踐承諾,通過搞好門前環境衛生、處好鄰里關系等方式發揮余熱,全村黨員的骨干作用在脫貧攻堅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發揮橋梁作用。黨員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村黨支部結合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三會”開的有質量,把“一課”講的有內容,把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的有活力,讓黨員們聽得懂、學的進、能宣傳,再要求黨員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給全村群眾,把掌握的脫貧攻堅新理念、新戰略、新政策、新要求在平常的生活中、平日的家長里短中宣傳給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充分調動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充分把矛盾的萌芽化解在組、化解到戶,充分讓全村群眾都當脫貧政策的明白人。支部委員袁玉林,經常照顧智力不高還有啞妻的貧困戶胡立友,每到節令都會提醒他播種或收割,平時也經常去看他們,給他們宣傳脫貧攻堅政策,讓他們感受到有人照顧和關心的溫暖;貧困戶柳西明,不了解艾蒿產業行情,不愿發展艾蒿產業,作為鄰居的年青黨員張海濤,通過給他兒子柳長興做工作算經濟賬,讓柳長興來說服他父親發展艾蒿產業,最終這戶產業發展得以落實。至此,全村沒有一件脫貧攻堅難以處理的上訪事件,沒有一起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沒有一戶脫貧攻堅發展產業落后掉隊,黨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在脫貧攻堅中得到了充分落實。
脫貧攻堅是當今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全黨上下的重要工作。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是黨的戰斗力的基礎,湘子寨村的黨員們,今后更應該堅持在脫貧攻堅中想在先、走在前,積極幫助群眾發展產業,甩掉貧困帽子,帶領群眾致富,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