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人民日報》第19版“民主政治周刊”刊登了題為“讓‘村賬’變成‘明白賬’——對陜西安康‘村級財政審計’實踐的調查”的通訊稿件,以超過3000字的篇幅,對我市設立財政審計所和市審計局正在進行的村級財務審計全覆蓋工作予以關注,稿件中對我市的村級財務審計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5月13日至15日,《人民日報》社記者張洋跟隨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督導組來到我市調研采訪,了解到我市2015年在市縣機構改革中,撤銷原鎮辦財政所,成立新的財政審計所,依法賦予其審計監督村級財務的職能。安康市審計局依照《審計法》,利用這一契機,指導各縣區審計局,以財政審計所為主力,對全市村級財務進行了全覆蓋審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鞏固基層政權,改善農村治理環境等方面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張洋記者據此角度,采訪了代市長趙俊民,市政府秘書長、市編辦主任陳伍文,市審計局局長陳國進和漢陰縣委書記周永鑫等人,并到市審計局和漢陰縣雙河口鎮財政審計所進行了實地采訪。稿件重點從我市成立財政審計所的機構設置創新、市審計局指導開展村財審計的做法創新和縣鎮以財務審計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創新等三個方面,以大量的實例和數據,令人信服地報道了我市開展村級財務審計這一創新探索的實踐意義和良好效果,生動地表現了市委、市政府在堵住村干部貪腐口子、規范村務管理、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等方面所取得的切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