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久樹 廖霖)“我今年種了700畝魔芋,政府先是給我們免費送種植技術到田間地頭,這又給我們送來了肥料、農藥,目前魔芋又長勢喜人,下年定是個好收成!”嵐皋縣南宮山鎮桂花村種植大戶王德成逢人便講。
7月2日筆者走進嵐皋縣南宮山鎮豐德魔芋示范園,滿目皆是連片郁郁蔥蔥的魔芋,長勢喜人,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嵐皋素有“魔芋之鄉”的稱號,魔芋產業已成為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通過合作社成功的種植模式,積極鼓勵農戶學習種植技術,邀請專家對愿意種植魔芋的農戶進行培訓。通過到現場進行觀摩,指導種植地塊選擇、芋種及土地消毒、病蟲害防治、中后期管理等實用魔芋種植技術,提高了廣大農戶的種植水平,增強了農戶的種植信心,開創了群眾增收致富新門路。
“今年,我們魔芋示范園種了700畝,按照目前的長勢,鮮魔芋收購價格一公斤4元,預計總收入在40萬元左右。我們下一步以“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特色產業,計劃明年把種植面積擴大到1600畝左右,帶動周邊貧困戶一起加入其中……”在魔芋地里,小伙王德成指著一片碧綠的魔芋地喜不自勝地說。
據悉,該園今年被安康市農業局認定為市級“示范家庭農場”。截止目前,該園區共投資84萬元,流轉土地700余畝。
據了解,該 嵐皋縣政府、南宮山鎮通過大戶獎勵、政策扶持、技術指導、銷售服務,形成了“種、管、銷”的產業鏈。充分調動群眾種植魔芋積極性,解決產品銷售的后顧之憂,引導群眾走“農戶+協會+公司”路子,成立魔芋專業合作社,實行訂單種植,保障種植戶利益。產業化、立體化、規模化的魔芋產業園區這也是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長期產業。
王德成大力發展魔芋種植產業,為32戶貧困戶100余人找準了致富門路。目前,王德成正在籌建“百姓魔芋農民專業合作社、南宮山家合家庭農場”及建魔芋加工廠,正向魔芋產業的市場化、規模化發展邁進,豐德魔芋示范園已扛起了南宮山鎮精準扶貧大旗。
圖為晌午時分,烈日炎炎,王德成和父親及縣魔芋產業發展局技術員依然冒著酷暑在魔芋示范園里忙碌著用手工除草(不用除草劑,確保魔芋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