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平利縣女碩士放棄省城高薪工作回鄉創業做生漆的消息轟動了整個小山村,人們紛紛表示不可思議,有人對她的未來擔憂,也有人勸她回省城去,要不研究生都白上了……可是今天,鄉親們卻為她豎起了大拇指,她就是平利縣龍頭國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袁端嬌。
據了解,平利縣把人才作為追趕超越的主要推動力,通過政策、產業、環境和鄉愁四種途徑,吸引各類人才來平創業,為實現追趕超越增活力、強動能。近年來,海外專家、高端科技人才、電商人才、返鄉創業人才等紛紛匯聚平利,袁端嬌就是該縣眾多回鄉創業人才之一。她本是西安交通大學傳播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在西安有著一份薪資優厚、工作輕松的知名雜志社編輯的工作,當了解到家鄉出臺《關于鼓勵柔性引才的若干意見》、《女媧英才人才引進計劃》等政策,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庫,編纂《天南地北平利人》,定期組織在外成功人士召開座談會,宣傳推介家鄉人才回歸全民創業政策后,懷揣著發展產業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濃濃鄉情和對從小對漆的眷戀之情,毅然放棄了省城的一切,回到生養自己的平利縣龍頭村發展生漆產業。
2016年,袁端嬌與父親一起在漆樹環繞的家鄉平利縣龍頭村,注冊成立了陜西龍頭國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打造全國最大生漆基地”為目標,將生漆原材料與漆藝文化相結合,發展生漆深加工產業,開創了生漆產業發展新鏈條。公司成立后,通過漆樹、桐樹、絞股藍套種方式,迅速擴大漆樹種植面積,建成生漆綜合產業園,成為安康生漆產業龍頭企業,生漆年產量100余噸,產值1500萬元,還創立了“龍頭國漆”、“漆農小李”雙品牌。
受過高等教育的袁端嬌始終堅持“人才興企”理念,團隊現有管理與研發人員8名,其中碩士1名,本科2名。公司建立國漆文化傳承人教育培訓基地,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西安生漆研究所研究員、福建閩新漆器廠高級技師等業內人士為客座講師,目前已培訓學員26人。每年定期與上海工藝美院、上海國漆廠、福州漆藝協會、武漢國漆廠、日本輪島等地的專業人才合作交流。在運營過程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化利益聯結,簽約漆農22人,公司為農戶提供科學種漆、割漆培訓,提供秧苗、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多要素支持,通過“集中服務、統購、統銷”的生產經營模式,最終實現“1+1>2”的整合效果。現已帶動農戶30戶118人。
袁端嬌告訴記者,下一步公司還將通過預留股份、技術入股、產業提成的方式實現技術人才引入,通過與高校合作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針對技術人才的技術貢獻進行股份激勵,激發研發人員參與技術從實驗室樣品轉變為市場需求產品的熱情,從而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的農戶脫貧致富。
據統計,平利縣目前共有回鄉創業人才40余名,在茶飲、絞股藍、國漆、土特產、電商等各個領域發揮了領頭雁作用。 在外創業人才“還巢效應”實現了 “感情回歸、智力回歸、人才回歸、經濟回歸”,帶動了全民創業就業,有效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