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亞君 陳雪)6月15日,石泉縣城關鎮堡子社區貧困戶采摘園里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田間地頭,多名“村姑” 身著粉藍相間的棉布衣服在忙活著,有的幫顧客采摘、有的稱稱記賬、有的裝箱搬運,“村姑”們成為售賣現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原來,這是堡子社區貧困戶采摘園的西瓜首次上市,堡子社區工作隊專門邀請的石泉扶貧產品推介部為此策劃的促銷活動。據了解,該貧困戶采摘園是將閑置多年土地整理建成,由貧困戶以家庭承包或勞務入股的形式發展大棚種植業。上半年種植西瓜,下半年種植大棚蔬菜或草莓,讓貧困戶依靠產業發展實現長效增收。
“三個瓜一共25斤2兩,收你75塊錢,這是找你的零錢……”在西瓜售賣現場,胡洪平一邊收錢一邊推介自己的西瓜。這是他第一次售賣自己親手種植的西瓜。
今年40余歲的胡洪平家住堡子社區六組,夫妻二人與9歲的外孫相依為命,平時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屬于堡子社區的“資深”貧困戶。今年初,為了幫胡洪平找到穩定增收的“長效之計”,堡子社區工作隊為他無償提供鋼建大棚、籽種、有機肥,還請來技術能人手把手指導,教他如何種植西瓜。農忙時,還召集社區產業志愿服務隊下地幫他干活,讓顧慮重重的胡洪平堅定了發展產業的信心。“我們就是要做給貧困戶看、帶著貧困戶干、幫著貧困戶賺,幫助他們增收致富。”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的黨工委副書記、駐村工作隊長趙仁東說道。
“這個品種的瓜每個在8斤左右,每斤3元,一個西瓜可賣24元,胡洪平那1畝地里大約有600個瓜,估算下來大概能賣一萬多塊錢。”堡子社區黨支部書記蔣永林給大家算了這樣一筆賬。對胡洪平這樣勤快的貧困戶,蔣永林贊不絕口。他說,胡洪平很聰明,學的快,又能吃苦,他的西瓜一點損失都沒有,產量比預期的還要好。
夏季來臨,西瓜成為市民消暑解渴的最佳水果。上市的第一天,堡子社區貧困戶的西瓜就受到當地居民和游客的青睞,在大家的幫助下,當天銷售西瓜1000余斤,收入近4000元,讓胡洪平和其他的貧困戶嘗到了甜頭,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