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一直是廣大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
怎樣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嵐皋縣立足實際不斷探索,將“精準醫療”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起來,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減少疾病、降低醫藥費用負擔為根本,實施了“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全額補助”等“七項措施”推動縣全精準扶貧工作。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標志。“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攻堅扶貧,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衛生扶貧,更是實施精準扶貧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一人得病,全家返貧。嵐皋全縣共17萬人,其中4.32萬是貧困人口,而7458人都是因病致貧。今年以來,地處秦巴山深處的陜西省嵐皋縣,始終致力于改善貧困地區的衛生與健康狀況,加大醫療扶貧力度;中醫藥和西醫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努力提高群眾衛生健康水平,開辟了一條符合縣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眼下,嵐皋縣通過廣泛開展健康精準扶貧,打出了一套中、西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的“組合拳”,為農村貧困人員實現脫貧提供健康保障
精準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立足基層,科學治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針,立足本縣實際全面開展衛計工作,投資5000萬元的民營綜合醫院PPP項目、投資3000萬元的中醫院綜合樓、婦女兒童醫院項目、堰門、四季衛生院綜合樓及公租房建設;城關衛生院綜合樓建設項目與縣中醫院河濱大道門診部房屋置換工作。縣醫院、民主、官元、花里、滔河、佐龍等6個單位遠程會診系統建設。建立了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主動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服務,免費提供規范化的預防接種、兒童、孕產婦、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等,在城鎮鄉村建設健身場所40處、并創造性建設城區公共衛生管理服務中心,為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的問題創造了良好條件。
大力推行“中醫扶貧”建設。作為省級中醫藥示范縣,該縣發揮中醫中藥資源優勢,推進醫旅結合發展道路。今年初,該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政策,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在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科、中藥房規范化建設,為村衛生室配備必要的中醫藥器械設施,著力提升鎮村中醫藥服務能力。為推動全縣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制定多項舉措,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穩步健康發展,不斷滿足群眾的中醫藥服務需求。該縣形成了以縣中醫院為龍頭、鎮衛生院中藥房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網絡,基本滿足了群眾不同層次的中醫藥需求。該縣15個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普及率達100%,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普及率達75%,在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科、中藥房規范化建設,為村衛生室配備必要的中醫藥器械設施,提升了鎮村中醫藥服務能力,方便快捷地為轄區貧困群眾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解決群眾就醫負擔過重問題。大力實施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扶持行動,今年先后組織縣醫院、中醫院醫務人員,深入農村開展義診;借助西安市第四醫院與嵐皋縣醫院之間的協作關系,組織醫療專家為當地群眾進行各種疾病咨詢服務和診療活動;全縣12個鄉鎮各個衛生院,先后與當地貧困人口開展一幫一的方式,把因病致貧作為他們開展脫貧攻堅的重要工作來抓,全縣近千名醫務工作者,為大批因病致貧的家庭解決各類問題達3000多件。
緊緊圍繞“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這一主題。積極倡導“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為理念,以“我行動、我健康、我快樂”為口號,開展義診、健康咨詢,健康查體、發放各類健康資料宣傳活動,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就醫,進一步宣傳了健康防病知識,讓群眾能夠在居住地附近就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保健服務。
建立中醫藥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統籌做好縣域中醫藥工作。
參合農民明明白白交錢,清清楚楚看病。實行多措并舉,廣泛宣傳,一是利用縣委組織部“19226”服務平臺,直接以短信的方式推送到手機用戶的手中;二是利用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分五期發布到微信、微博平臺,通過網友朋友圈轉發,迅速擴散至千家萬戶;三是制作了《嵐皋縣2016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明白紙》,利用“三下鄉”活動、各級會議、入戶宣傳等手段發放于民眾,使全縣每戶都有一張合療宣傳單。
全面普及“健康中國”教育。衛生健康知識不足是嵐皋縣大批貧困人口致病的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嵐皋縣堅持把“健康中國”宣傳教育作為推進當地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縣衛計局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向群眾派發各種計生宣傳單張、冊子,并為群眾解答 “全面兩孩”等計生政策、免費優生篩查項目、無償獻血等方面的衛計知識,此外還開展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把全縣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嵐皋,正在筑牢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