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2015年的8月4日,組織上選派我擔任旬陽縣段家河鎮薛家灣社區 “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始終將責任牢牢扛在肩上,一年多來,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以“說了算,定了干”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美在基層,干在基層”的錚錚誓言。
剛來到村里,群眾甚至是村委會成員,認為我是城里人,又是一個女孩子,根本就吃不下苦,無非就是來鍍鍍金、走走過場,不愿真心與我深談,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主動與村委會班子成員進行交流溝通,接著從最遠的、條件最差組開始,進村入戶與群眾拉家常談心、開現場會,逐漸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慢慢地,他們一改當初的抵觸情緒,和我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如今,走在哪兒,群眾遇見了都會說“這就是咱們村上的許書記呢”!
作為第一書記,抓黨建是第一責任。一到薛家灣村,我就把自己的黨組織關系轉到了村支部,爭取30萬元資金對社區活動室進行了翻修。開展了薛家灣黨建創新“三亮三定”和精神文明建設系列工作。圍繞學模范、揚家訓、誦經典、守誠信、做反省等環節,以《如何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題做了黨課輔導;制作善行義舉榜,開展各類典型人物的推薦、評選,縣鎮共命名表彰“黨員示范戶、十星級文明戶、平安和諧家庭”等210余戶。重新修訂了社規民約,完善了紅白喜事、村務、財務和三會一課等項制度,凝聚了人心,豐富了黨員群眾的精神生活。
立足“學、改、做”,將“學、改、做”與脫貧攻堅、道德評議、社規民約修訂、不良風氣整治、鄉賢人士參與脫貧五項工作有機結合,探索村域發展和治理新路子,力爭通過兩年努力,將薛家灣建成 “六位一體”社會治理示范村。組織七組群眾籌資40萬元打底子,多方努力落實市交通資金48萬元、煙草資金20萬元蓋面子,對七組2.2公里道路進行拓寬硬化,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2016年,又組織八組群眾籌資40萬元,落實縣交通局資金36萬元,對八組3.6公里道路也進行了拓寬硬化。改造低壓10桿公里,主要解決了三、四、五、九組254戶955人安全用電問題,實現了全村用電全覆蓋。落實資金55萬元,對曹山67戶民居實施“穿衣戴帽”改造,對園地進行規劃布局,對庭院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亮化。落實財政教育資金50萬元,對鎮中心學校校園進行綠化、幼兒園場地進行軟化。積極爭取縣水利局1500萬元,實施500畝坡改梯項目,改善了土地利用價值。爭取項目對集鎮飲水進行改造升級,解決集鎮飲水質量差的問題。
按照櫻桃園區發展規劃,對曹溝1600畝老園進行改造,新建櫻桃園600畝,鋪設園區景觀路和產業路4公里,并在櫻桃園區周邊的坡改梯種植枇杷、柚子、獅頭柑等,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生態休閑旅游業。積極發展種養殖特色產業,共完成黃姜種植600畝,烤煙種植300畝,紅薯種植200畝,白芨種植50畝;發展豬、羊、牛、林下養雞大戶20戶,年產經濟效益760余萬元。依托6組山農生豬養殖廠建設和紅薯粉條加工產業鏈條,積極幫助其“公司+農戶(入股)”的產業升級打造,由“輸血”救助轉為“造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