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資項目管理主要有招標投標、工程造價與合同結算、工程質量控制、材料設備采購、征地拆遷等重要節點敏感區,也屬于“腐敗高危區”,而這也是國家審計機關實施公共投資審計的重點領域,隨之帶來的是公共投資審計的廉政風險。安康市審計局把廉政建設作為審計機關的“生命線”,強化公共投資審計三項程序,進一步加固審計風險的“防火墻”,保證公共投資審計質量。
一是強化審計組廉政監督程序。審計局在成立審計組時,即在審計組設置廉政監督員,從而做好黨風廉政工作,監督審計組在公共投資審計工作中嚴格執行審計“八不準”的規定,對審計組廉政建設全程進行跟蹤監督,同時,向被審計對象宣傳審計機關相關廉政規定,組織審計組成員及時學習有關廉政建設方面的規定,增強審計人員依法審計、廉潔審計的意識,在審計過程中,密切關注審計組內廉政紀律執行情況和審計人員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和提醒公共投資審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苗頭性問題或可能引致廉政風險的情況,避免廉政風險。
二是強化社會審計機構聘用監督程序。審計局聘用社會審計機構協助做好公共投資審計,緩解了政府審計人員的不足,提高了公共投資審計的效率,為安康市公共投資審計全覆蓋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其中蘊含著著廉政風險,為防控相應廉政風險,市審計局在原有聘用基礎上,完善了聘用社會審計機構的廉政風險控制體系,對需要聘用社會審計機構的公共投資項目,在聘用程序中將細化廉政風險防控,由分管領導、法制科、投資科、監察室共同參與聘用過程,向受聘的社會審計機構提出廉政要求,進行廉政宣傳與教育,并簽訂職業道德和審核質量承諾書,保證廉潔審計。
三是強化審計復核程序。社會審計機構在對公共投資項目審計時,市審計局對其進行必要的廉政監督,特別是現場實地測量過程中,須有兩名以上審計組成員參加,避免社會審計人員與施工方單獨核對產生廉政風險,對所有社會審計機構審核過的項目,由市審計局進行復核;對較大項目、復雜項目及審計組研究把握不準的事項再聘用專家進一步審核,審計復核中嚴格執行集體審議審定原則。從而控制了社會審計機構的自由裁量權,斬斷了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聯系,杜絕了個人決定審計事項的發生,確保了審計項目各環節公開透明,降低了各審計項目的廉政風險,提升了公共投資審計的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