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傳利 馬蕊)實現中國夢,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完成貧困農村的小康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前,扶貧統攬農村全局工作,在新形勢下縣三創辦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扶貧要求,切實落實市、縣扶貧精神,自2016年包抓城關鎮太陽村以來,與村兩委緊密聯系,全面深入開展扶貧調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貧困戶信息,從最初扶貧摸底、入戶調查到幫扶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一年多的時間,太陽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提升。
配足隊伍,專人專事
縣三創辦緊扣扶貧第一要務,及時安排部署,落實專職領導干部成立太陽村扶貧工作隊,安排一名科級干部任扶貧隊隊長,一名干部任隊員,每個干部包抓一戶“一對一”模式,專職負責太陽村扶貧脫貧,協助村兩委做好整村推進工作。
配齊設施,改善環境
配備硬件設施,改善工作環境。太陽村村委會是整個村的門臉,三創辦駐村后對村委會的環境衛生進行了整治,拆掉村委會已腐朽的門頭,在院壩栽種6棵桂花樹,綠化、美化了村委環境;購置柜式空調改善村兩委工作環境。配備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為改善貧困戶的居住環境,積極落實整村推進,改變太陽村村容村貌,三創辦牽頭為村里的貧困戶修路、打院壩,將太陽村一組羅慶溝近百米的泥濘小路硬化為水泥路;籌集資金8萬元,硬化太陽村26戶,近3400余平方米院壩;協調相關部門,爭取洞坪路1.5公里,投資近37.5萬元的水泥路面硬化項目;主動與自來水公司、水利局聯系,爭取自來水飲用項目,解決太陽村三、四、五組公路沿線近150戶村民飲水問題;與供電局商議,爭取2公里電網改造項目,解決全村380戶村民用電難問題。
配備項目,授人以漁
發展是脫貧的總辦法,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扶貧脫貧的主線。三創辦征求貧困戶意愿,為5戶低保戶、3戶脫貧戶、6戶五保戶送去了350只雞苗、84包藥品、450斤飼料,同時安排專業人員為群眾傳授小雞飼養管理技術及疾病防治知識,提高雞苗成活率,增加農民經濟收益;為幫助太陽村蠶桑魔芋種植戶能更好地依靠產業脫貧致富,提升種植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邀請陜西省蠶桑研究所教授和農林科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作專項技術指導培訓;致力文化助力脫貧,花費6000余元為貧困戶定制了陜西農村報,幫助他們了解惠農政策,拓寬困難群眾的眼界,提高村民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和精神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