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潘定安 汪可平 )1月12日,紫陽縣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投資收益分紅大會召開。大會在該縣高橋鎮設主會場、瓦廟鎮設分會場。當天,該縣共1050戶貧困戶領到了產業扶貧“大紅包”——陜西省供銷企業集團返還的投資收益181.8萬元。
紫陽縣山大溝深,是限制開發的國家級貧困縣,全縣35萬人口中,貧困人口就有9.52萬人。為有效發揮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2015年,該縣與陜西供銷企業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委托該集團將3500萬元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資金投資給縣內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經過考察,省供銷集團將該縣委托的扶貧資金以股權形式注入到紫陽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紫陽縣開源富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施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計劃在3年內帶動105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紫陽富硒食品有限公司、紫陽縣開源富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省供銷企業集團的首批合作企業。在省供銷企業集團的幫助下,兩家公司引入現代管理,通過帶動種植、訂單讓利收購、土地流轉、入場務工、技能培訓等綜合措施,促進貧困戶獲得了多重收益,實現了資金帶龍頭、龍頭帶產業、產業帶農戶的健康循環。截至2016年年底,該縣共獲得省供銷集團返還的投資收益181.8萬元。
按照紫陽縣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股權投資收益資金分配方案,該縣2016年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項目投資收益資金以“平均收益”和“激勵資金”兩部分分配到兩家企業幫帶的貧困戶。平均收益按照1000元/戶的標準,平均兌付到項目帶動的1050戶在冊貧困戶;激勵資金按照200元/畝的標準,根據項目帶動貧困戶訂單生產種植面積進行核算、兌付。當年,分紅最多的可拿到4000元,最少的能拿到1200元。
2016年9月,紫陽縣政府與省供銷企業集團簽訂了第二批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合作協議,紫陽縣和平茶廠、紫誠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秦巴山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綠安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四家企業成功入選。至目前,該縣已有6家企業成為陜西供銷企業集團實施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合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