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改革創新與開放發展的生機活力’——這是政府工作報告對過去六年工作成效的真實總結;‘統籌開放合作,增強改革發展內生動力’——這是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后政府工作任務的一項具體部署。一項總結,一項部署,前后呼應,反映了政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市政協委員田正飛說,報告真實客觀的回顧了2016 年和本屆政府工作,科學謀劃了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系統部署了2017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內容催人奮進。
過去六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十二五”末,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累計達11. 4 萬戶、注冊資金776. 23 億元,分別占市場主體總戶數的97.39 %、總注冊資金的63.19%,非公經濟增加值418.93 億元,占全市GDP 總量的54. 23%,截至2016年三季度,非公經濟增加值在GDP 中占比攀升到55. 7%。非公有制經濟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這是政府強力推進‘放管服’ 改革的必然結果。”田正飛說:“沒有政府自上而下的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行政審批事項的大量取消和精簡,發展環境的持續優化,就沒有如今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當前是我市‘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尤為重要。”
就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田正飛建議,下一步要重點圍繞省、市政府均已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配套出臺各項具體政策和措施,為民營企業送上真金白銀的政策大禮包,形成政策洼地效應。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精簡繁雜的審批要件、程序、環節,尤其是著力解決互為前置的審批事項。要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完善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從項目審批、證照辦理、融資破解、財稅支持、人才支撐、園區承載、法治保障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