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建真言 匯聚眾智獻良策
——三屆市政協提案工作綜述
通訊員 吳廣平
三屆市政協的六年,是我市向實現追趕超越、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目標闊步前進的六年,也是市政協提案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六年。這六年政協提案擲地有聲,大到全市發展大計,小到群眾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樁樁件件都凝結著政協委員心血和智慧,傳遞出市政協建言獻策“最強音”,在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征程上,留下了厚重而堅實的足跡。
市政協三屆一次會議以來,廣大市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和政協專門委員會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責,共提出提案1829件,經審查立案1736件,已全部辦復。這些提案選題精準、內容豐富,經過75家承辦單位認真辦理,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較好落實,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匯聚才智 助力經濟社會大發展
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最直接、最廣泛的有效形式。六年來,政協委員堅持說真話、建諍言,與中心大局“合拍”,與群眾利益“同向”,提案發揮的作用日趨明顯。
委員們始終把促推經濟循環發展作為履職的重中之重,就推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中小企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民住房土地抵押、擔保和轉讓,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如《大力發展富硒產業》、《 加快“十二五”安康工業發展》、《強化綠色招商促進循環發展》、《破解融資難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提案,立足長遠,站位全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委員們始終把為民代言、幫民解憂作為提案的出發點,密切關注城市公共服務、食品安全、社會管理、基礎教育、醫療服務、棚戶區改造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提出了《加大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大食品藥品監管》、《解決城區交通擁堵問題》、《加強我市小區物業管理》、《推進殯葬公益化改革》等提案,順應社會呼聲,關注民生福祉,經承辦單位的認真辦理,為群眾解決了不少困難,辦成了一批深得民心的實事。
委員們始終把加強生態安康建設作為持續關注的熱點,為保護碧水藍天鼓與呼。就漢江水資源保護、農村環境治理、環保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強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加強農村環境治理》、《保護月河流域生態環境》、《加強瀛湖綜合治理》等提案,為我市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河長制”責任落實、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加強環保執法等舉措落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增進共識 辦理協商呈現新格局
中共十八大把“提案辦理協商”作為健全協商民主制度的一種形式。六年來,市政協不斷建立健全提案辦理協商機制,理順各方關系,凝聚各方力量,提高提案辦理有效性,增強協商民主實效性。
堅持把協商溝通作為提案辦理工作的必要環節,積極搭建提案者、辦理單位和政協組織共同參與的提案辦理協商平臺,把提案辦理協商融入提案辦理前、辦理中、辦理后的各個環節。承辦部門在辦理過程中,采取座談協商、電話聯系、網絡或上門面談等方式與提案人充分協商溝通,使提案辦理協商形式更加多樣化,辦理方式更“接地氣”。提案辦理協商成為黨政部門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提案辦理工作也由“文來文往”轉為“人來人往”、“常來常往”,有效地提高了提案辦理質量。
圍繞群眾反映集中、事關全局的問題開展提案集中協商辦理活動,增強提案辦理實效。重點針對移民搬遷安置、公交車改革、小區物業管理、停車場建設、城區上學難和就醫難等熱點問題,組織“提”、“辦”雙方面對面協商,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為相關工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六年來,開展提案集中協商辦理活動94次,各民主黨派、有關人民團體和197位政協委員以及39個辦理單位積極參與。委員積極建言,部門從諫如流,一個個民生問題得到落地解決,城區多座人行天橋建起,公交車站點更趨合理,上學難問題逐步緩解,少數民族幼兒得到關注,廣大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了身邊的幸福。
創新機制 提案辦理有了新成效
市政協不斷創新提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提高辦理質量新途徑和新方法,為加強提案工作增添了活力。
市政協先后出臺《提案公開辦理辦法》、《加強提案工作的實施意見》、《提案辦理協商實施辦法》等工作制度,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協辦公室聯合下發;2012年,將提案辦理工作納入市直各部門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為提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支持人民政協通過提案工作履行職能,市政府每年向市政協常委會通報提案辦理情況,進一步規范辦理程序,推動提案辦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充分發揮重點提案示范引領作用,每年從提案中篩選出部分與全市中心工作相吻合,與群眾期盼相一致的重點提案,分別由市級領導領銜督辦,使提案辦理得以高位推進。六年來,共有124件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市委、市政府領導先后對20多件重點提案作了批示,市政協主席、副主席召開重點提案協商辦理座談會30余次,多次深入基層調研落實重點提案涉及到的問題,促進了重點提案的辦理落實,社會反響很好。
堅持聯合交辦、督辦工作機制,增強工作合力。市政協加強與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的聯系,采取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等督辦形式,及時協調解決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了辦理進度,提高了辦理質量。提案辦理過程在市政府、政協網站公開,“曬”提案、“晾”答復,接受委員和群眾的監督。各專委會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調研、走訪,促使辦理中的難點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開展提案辦理民主評議活動,組織辦理單位依據提案質量推薦優秀提案,組織委員民主評議辦理單位提案辦理工作,實現了“提”與“辦”的良性互動,形成了“提得好”與“辦得好”相互促進的格局,激發提辦雙方積極性。
強化服務 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服務工作貫穿提案工作的各個環節,直接影響到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市政協努力當好提案者和承辦單位的橋梁和紐帶,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
盡心服務委員,拓寬委員知情明政渠道,幫助委員知民情、知政情,著力在打造精品提案上下功夫。組織委員參加有關會議和調研視察活動,經常向委員通報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豐富了提案素材,增強了提案的針對性。高度重視集體提案,全會前組織召開集體提案工作座談會,現場明確集體提案選題方向,拓寬集體提案征集渠道。及時將政協專門委員會的視察調研報告、政協會議上的大會發言等轉化為提案。鼓勵提案者注意時政、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踴躍提交平時提案,充分發揮提案工作實效性、靈活性較強的工作特點和優勢。
為加強提案信息化建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主動加強與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聯動,建立完善“提案網絡辦理”系統。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通過報刊、電視、廣播及市政府、政協網站等媒介,對提案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提案工作情況進行集中報道,在市廣播電臺合辦“社情民意直通車”欄目,播發提案工作信息,邀請提案者和辦理單位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專題介紹提案辦理情況,努力營造全社會了解提案、關注提案的良好氛圍。
一件件提案,揮灑著提案者的汗水與智慧;一次次辦復,體現著承辦單位執政為民的理念。過去六年,市政協提案工作在協調關系、匯聚力量、服務大局中取得了豐碩成果,站在新的起點,提案工作依然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增添精彩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