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張婧)高加銀是石泉縣喜河鎮長陽村黨支部書記,今年55歲的他參加過多次兩會,但參加黨代會還是第一次。
學習討論黨代會報告,“還在學習中”的高加銀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長陽村未來的發展。他說:“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目標讓我很受激勵,當然重點還在于怎么發展,就我們村來說,我認為一定要靠產業支撐。”
高加銀的觀點有根有據。喜河鎮長陽村有257戶,共922人,其中有80戶貧困戶,共206人,海拔在355米到813米,屬于中高山地帶,離縣城40公里,開車要一個半小時。這樣一個地理條件并不算優越的村子,在今年已經實現了整體脫貧,人均年收入超過9000元。
近兩年,長陽村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支部牽頭組建合作社,養殖肉雞、蛋雞,統一發放雞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生產的雞蛋集中供給西安、安康、石泉等地的客商,解決了農民“生產容易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原來村民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沒什么人在家里,這兩年產業發展,年輕人也陸續回來了。”
黨代會報告將構建“七個新格局”作為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重要舉措,其中首推“著力推動產業提質升級,構建創新引領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在高加銀的謀劃中,未來的長陽村也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今年,長陽村進行了電網升級改造,通過移民搬遷也解決了住的問題,而“每戶雖然都通砂石路,還需要硬化;網絡雖然進了村,手機信號全覆蓋,但是寬帶還需要再加強”。發展產業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 在這一點上,高加銀的思路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