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魔芋協會在深入調研、充分肯定我市現代魔芋產業建設“安康模式”經驗后,專門下發文件向全國推廣。自此,現代魔芋產業建設“安康模式”在全國魔芋主產區唱響。
近年來,我市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定位,立足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將魔芋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予以重點發展。通過政府推動、園區承載、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品牌打造、循環發展,走出了一條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重要支撐,以政策激勵支持為動力,以產業化經營為方向,以基地建設、良種良法配套為核心,以區域化布局、規;l展為目標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之路,有力促進了魔芋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基地建設初現規模。我市結合實際,以魔芋林下種植、庭院栽培、大田套種等栽培模式為重點,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一體化經營方式,魔芋規;、標準化、集約化種植呈加速發展態勢。全市魔芋產業已建成重點鎮71個、重點村151個, 種植面積已達到30.6萬畝,占全國的13%左右,位居全省第一。嵐皋縣、紫陽縣被全國魔芋協會授予“全國魔芋產業重點基地縣”,嵐皋魔芋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加工體系初步形成。在基地規模加速擴張的同時,我市魔芋精深加工也同步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魔芋加工網絡體系。全市已有魔芋初加工企業20余家,精深加工企業17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已開發出富硒魔芋精粉、微粉、魔芋膠、休閑食品、美容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等60多種產品。以即食食品為代表的魔芋深加工產品已占到全國同類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市魔芋綜合產值達17.6億元,產品遠銷港臺日韓俄英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市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創匯品種。
科技支撐逐步增強。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市率先在國內研究出了魔芋軟腐病和白絹病侵染危害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選育出“秦魔1號”魔芋抗病新品種,通過省級品種登記,獲準推廣種植。目前,全市魔芋種植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共獲省市科技成果獎17項、獲國家專利20余項。嵐皋縣制定的6項魔芋標準綜合體成為陜西省首個魔芋生產地方標準。我市還積極與中國農科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展務實合作,著力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努力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動力。
市場影響力穩步擴大。隨著安康魔芋產業化的發展和精深加工能力的提升,安康富硒魔芋在國際國內市場知名度逐步提高。今年我們借助G20農業部長會議在西安成功舉辦了安康富硒魔芋專題推介會,在安康成功舉辦了國際(安康)富硒魔芋經貿洽談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節會,大力宣傳安康“富硒魔芋”地域品牌,極大地提高了我市富硒魔芋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知名度、美譽度。在傳統銷售渠道不斷拓展的同時,電子商務也加快發展,全市已有十余家魔芋精深加工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安康富硒魔芋位列蘇寧易購即食食品銷售排行首位,排在京東、淘寶銷售排行第三位,產品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市。
促農增收效果明顯。魔芋適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中高山區,這一區域又恰好是生活條件差,經濟相對落后的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林下魔芋實現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大田套種不僅提高了魔芋單產,還比單純種植糧食作物畝收入高5—10倍。2015年全市魔芋種植實現產值13.5億元,芋農戶均魔芋收入達9000余元。魔芋產業已成為中高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