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苗 黃晨
9月的寧陜,已有了初秋的涼意,然而全縣上下干部真心幫、群眾努力干的場面卻依然是“熱”力不減。
“手機通了,小區建了文化墻,最關鍵的是建起了5個產業合作社。”提及起村上的變化,該縣皇冠鎮興隆村黨支部書記吳世友興奮不已,他說:“短短幾個月時間,包聯的領導、部門和駐村干部幫助村上實實在在做了不少事情。”興隆村的巨大變化,是該縣開展“連心強基抓升級、黨建脫貧促雙贏”黨建主題和“‘兩學一做’、連心扶貧”特色實踐取得眾多成效的一個縮影。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陜縣以領導聯點、部門聯村和干部聯戶為抓手,領導率先垂范抓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建設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了一個高效運轉的干事舞臺,開創了廣大黨員干部以不同方式投身到為群眾干事中的喜人局面。
領導聯點,精準教育強黨性
5月10日,寧陜縣召開“兩學一做”暨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現場推進會,全體在家縣級領導,各鎮、部門等主要負責人集體出“游”觀摩5個先進典型農村黨支部。
5月17日,縣長鄭紅丹來到黨建聯系點筒車灣鎮海棠園村,調研鎮村“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講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獲基層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點贊”。
7月12日,“我是嚴家坪村的第一書記,今天我想給大家講的是,為什么我們光靠勤勞不能致富……”一場激烈的基層支部書記講黨課比賽,在該縣四畝地鎮精彩上演。
同時,各種創新方式也在寧陜縣遍地開花,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該縣上下掀起陣陣熱潮,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被找回,干事激情被喚醒,黨性凝聚力逐漸增強,隊伍向心力也不斷加大。
部門聯村,基層黨建提水平
5月17日,是四畝地鎮嚴家坪村開黨員大會的日子,主要任務是進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二專題的集中討論。鑲嵌著“兩學一做”內容和嚴家坪村連心榜宣傳板的圍欄形成了一個小院子,門楣上用大紅色刷上“強基連心黨旗紅”幾個大字,一眼看去,村活動室距兩月前已然是一張 “新面孔”。一輛摩托車停止了“突突聲”在院子里停下,是縣審計局派來的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張明才,他從在嚴家坪租住的“新家”趕來。此時有幾個忙碌的身影在做材料整理的收尾工作,他們是村干部,隨著今年村干部職業化的提出,他們呈現出另一種早九點晚五點的“新狀態”。專題研討會開始了,今天是第一書記張宏武講課,開篇他講道“我感覺當這個第一書記,是組織的信任,更是一份‘新責任’……”
這是該縣以部門包村為依托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的一個場景,正是有這樣無數個“煥然一新”的縮影托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水平的全貌。
寧陜縣從部門包村形式入手,通過硬件和軟件優化并行的方式,在基層黨建提升工作上“動作”不斷。大力開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清零”行動,通過市、縣財政補助,今年計劃投資1000萬元,新建11個、改擴建9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工作當前已全面啟動。加快馬力實施制度清理暨規范布置工作,對全縣80個村、社區和12個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員活動室開展了制度清理和規范化布置。積極開展黨員組織關系排查清理活動的,52名黨員重新與黨組織取得聯系,兩年累計下派53名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 2名大學生村官順利考核招聘為鎮事業單位人員,大大優化了黨員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村級干部職業化進程,健全完善了80個村、社區干部工作日坐班和節假日值班制度。同時,村、社區年辦公經費,村、社區主職干部補貼也從年初開始均不同幅度上漲,并制定印發村、社區干部績效補貼發放指導意見,提高了干部待遇,極大地調動了村、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深入開展,使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在提升廣大黨員黨性修養的同時,更為黨員為群眾干事創業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寧陜縣梅子鎮安坪村的黨員楊正森,在村支部會上得知本村要進行一名黨員帶領兩名貧困戶脫貧的“一帶二”工程試點,他主動地選擇了廖金勇和鄧財春2戶貧困戶,從那天起,55歲的他就開啟了一邊為“別人”忙活,一邊為自己工作的模式。
一個個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得到加強,一項項村級制度得到細化規范,一大批人才輸送到基層第一線,一系列有力措施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一個優質高效的干事舞臺,使寧陜縣廣大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得到了釋放。
干部聯戶,連心包幫促脫貧
自從和貧困戶周顯友連心結對子以來,縣衛計局干部尹曉毅便在農村又多了一份牽掛。幫助周顯友選產業,協調資金,協調周顯友的女兒到縣城賓館務工,為周顯友土胚房改造協調資金,尹曉毅為這位“親戚”沒有少跑路。
3月15日中午,寧陜縣人社局干部許瓊的身影出現在了車站,她放下了手頭工作來到汽車站接她的連心戶,也是她時刻牽掛的“遠親”,家住廣貨街鎮沙洛村王堂正。王堂正在到縣城的前一天給許瓊打來電話說想購置農具,工作與生活跟農具“不搭邊”的許瓊,便多方打聽農具售賣點。第二天,許瓊專門請了半天假帶領王堂正把事情一件一件的辦好。
“多虧了董哥給我幫忙,要不我們家張榆的學費是咋也湊不齊喲!”家住筒車灣鎮油坊坪村陳家灣組的張康武說起連心干部董紅建幫扶他家的事,總是贊不絕口。寧陜縣文旅局干部董紅建在了解到自己包聯的貧困戶張康武女兒上大學學費不夠時,他便號召單位的所有同志獻愛心,為張康武的女兒張榆湊齊了5300元學費。
四畝地鎮連心干部張宏武詼諧的編了這樣一段順口溜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一顆初心(群眾脫貧致富),一張鴨子嘴(講理念說政策),一個公文包(村情目標任務),一輛摩托車(跑遍千家萬戶),一片新氣象(促脫貧競風流)。”這雖然是張宏武閑來打趣編的順口溜,也是全縣廣大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的真實寫照。
今年,該縣1500余名干部結對幫扶5113戶貧困戶,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000多萬元,幫助引進各類項目資金2000萬元,廣大干部通過脫貧攻堅這個為群眾服務的平臺,給群眾們干實事促脫貧,成為了他們貼心的“當家人”。
寧陜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圍繞“連心強基抓升級、黨建脫貧促雙贏”黨建主題,實現了連心工程與干部脫貧幫扶精準對接。突出“‘兩學一做’連心扶貧”特色實踐,領導聯點、部門聯村、干部聯戶,緊緊圍繞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升“連心工程”工作水平,全面落實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黨員連心干部工作和生產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將學習教育“做”的載體與“連心工程”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有機結合,在引導黨員干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中創新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打造出了“連心工程升級版”。
隨著該縣召開“兩學一做”暨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現場推進會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全面部署安排,該縣26名黨員縣級領導每人聯系1個縣直單位、包抓1個鎮、指導1個村 和1個“兩新”組織黨組織,縣級領導帶頭深入“兩學一做”聯系點參與和指導學習教育,著力將聯系點打造成示范點。黨員縣級領導干部過起了既參加中心學習組學習,又帶頭參加包聯黨支部學習討論的“雙重組織生活”。
縣級領導“帶頭抓、帶頭學、帶頭做”,引領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全縣上下迅速開展。該縣各鎮、各部門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也不斷立足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攻堅克難,創新方式“活學”。
學習教育面對的最廣受眾群體在基層,能力參差不齊、流動性大等是廣大的基層黨員所呈現出來的最棘手的問題,然而城關鎮八畝村黨支部立足實際創新方式,將基層黨員分為長期在家、間斷性外出、長期外出黨員三類,分別實施“黨員活動日集中學”、“送課上門輔導學”、“網上支部連心學”分類施教,使全村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和常態化得以成功實現,也為其他各鎮學習教育的推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與此同時,全省旅游示范村蒿溝村黨支部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設置“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載體,實施“‘兩學一做’農家樂黨員示范戶幫帶提升工程”,通過12戶農家樂黨員戶開展“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活動,示范帶動了全村72戶非黨員戶農家樂的經營水平得到提升。
當前,寧陜縣260個基層黨支部在領導包聯的帶動下,緊緊圍繞全縣“‘兩學一做’連心扶貧”主題實踐,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各自學教踐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