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統計局安康調查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頂著響亮的“國字號”頭銜,卻干著最深入實際、貼近基層的工作。
作為剛入職的新人,筆者時常能聽到單位前輩們講述他們在調查一線的工作故事。對他們來說,這些事極其平常,但在我看來,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為統計調查事業辛勤耕耘,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兩學一做”。
對于調查隊的工作人員來說,基礎數據比什么都重要,深入基層實地采集才能確保源頭數據的真實。
多年前一個炎熱的夏天,居民收支調查科的張科長與同事在流水鎮收取當月調查戶的記賬賬頁。為了把第一手資料盡快反饋回單位,當天晚上張科長與同事就冒雨返回。山路濕滑,行走起來步履維艱。在半途中一腳踏空,兩人一起跌入河中。“保護賬頁要緊!”這是當時,老科長腦海中閃現出的第一個念頭。他從夾雜著泥土的河水中努力伸出頭來,雙手高高舉起裝著帳頁的包。順著山間狹窄湍急的河道中漂了一段距離,才在平緩處找到一根樹藤,艱難地攀援著爬上了岸。當看到賬頁完好無損時,他們都松了口氣。
在老一代統計人敬業精神的感召下,年輕一代如春筍拔節一般成長起來。小趙,這位剛加入調查隊不久的“80”后黨員,逐漸成長為調查隊的新生代中堅力量。
2014年春天,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開始了。安康調查隊接到上級任務,要在兩個周內完成漢濱區朝陽社區的1000家個體工商戶入戶調查。小趙除了完成規定的調查任務外,還要負責全隊22臺PDA的后臺維護工作。她發現因程序設置錯誤,調查地圖無法推送到PDA上。
時間緊,任務急。下班吃完晚飯,小趙又迅速從調查現場趕回到辦公室繼續調試程序:翻看程序說明、打電話請教總隊專業人士……小趙不停地做著各種嘗試。終于,在凌晨2時,她和同事順利將地圖冊推送成功。此時,夜已深沉,回家的路,小趙雖身體疲憊,但內心卻是滿滿的成就感。
張科長、小趙,只是兩位普通的統計調查人,以他們的勤勉敬業贏得了尊重。站在他們身后的,是多年如一日為決策層反饋著來自基層最真實的聲音、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建言獻策的團隊。
自建隊以來,國家統計局安康調查隊一直秉承著“為國調查、為民服務”的理念,在圓滿完成國家統計快速反應調查、開展經濟社會重大問題專項調查等任務的前提下,立足安康,主動融入,積極為安康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近三年,安康調查隊全體干部共撰寫大型調查報告40余篇,經濟信息近200篇,內容涉及安康居民消費熱點、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帶薪休假落實情況、棚戶區改造工作進度、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等民生熱點問題,用優質的統計調查服務,獲得了地方政府領導對統計調查工作的肯定。
隨著統計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時代賦予了統計調查人新的使命,傳統統計工作方式迎來了新挑戰,倒逼統計工作在理念、思路和服務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同時,調查隊必須從源頭上遏制“數字上的腐敗”,提高調查數據質量,把真實調查、不出假數據作為重大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起來,堅決反對和抵制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行為,確保統計數據準確詳實。
統計工作,正處在適應新常態、反映新常態、服務新常態的前沿陣地。奮戰在統計工作戰線上的黨員干部,將在新常態下準確把握統計工作新定位、新要求,主動將統計改革工作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認真開展業務學習,大膽改革創新,科學監測分析,準確研判趨勢,更加有效地服務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發展大局。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安康調查隊)
周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