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機關黨員,學習應該成為習慣。開展“兩學一做”,首先必須抓好學習。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樣去學習卻是見仁見智。面對新的形勢和“四講四有”要求,我們以什么樣的態度和方法去抓好學習?結合近期思考,談點粗淺體會。
首先,弄明白為誰而學。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小時候,我們貪玩忘學,家長總是提醒我們,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為別人而學。這話沒錯。學習文化,增長知識,是為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以求安身立命、養家糊口,能夠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從這個層面上說,學習的確屬于自己個人的事。但作為黨的機關干部,一舉一動關乎群眾冷暖、一言一行影響黨的形象,學習就不僅僅是個人的事,而是黨的事業發展和為人民服務的需要。周恩來同志在年輕的時候就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才有后來為了民族解放和國家建設事業鞠躬盡瘁的不朽功績。共產黨人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的,就應該為人民而學、為黨的事業而學,而不能僅考慮自身的榮辱進退,搞學習上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始終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系家國天下、恪守為民之責,我們的學習才會超越小我、成就大我,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其次,搞清楚學些什么。民諺有云“干到老,學到老,還有多少沒學到”,指的是一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真正學到的卻很少。還有一句話叫“技不壓身”,就是說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技能越多越好,絕不會成為我們的負擔。那么,世態萬象,學海浩瀚,到底哪些是應該學,哪些是可以學,哪些是必須學的呢?這就有一個選擇和取舍的問題,有一個以什么樣的人生觀指導學習和通過什么樣的學習塑造人生觀的問題。我們所處的時代,信息來源廣泛,資訊魚龍混雜,學什么、不學什么,考驗著每一個人的智慧和辨別力。作為普通公民,應該重點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學習合作共贏理念和與人為善。作為機關干部,還應該努力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歷史哲學知識,學習為民服務本領。作為共產黨員,更應該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群眾工作方法。那么,作為黨辦工作人員,不光要清楚學習什么、提倡什么,更要知道不學什么、反對什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章黨規,就是我們學習的重點;發揮“三項職能”、搞好“三個服務”,秉持“五個堅持”、當好“前哨后院”,就是我們行為的指南。
最后,把握好怎樣去學。學習的方法很多,效果大有不同;學習的目的多樣,關鍵在于運用。向書本學,汲取前人智慧,借鑒成功經驗,不失為一種捷徑。什么樣的學習才是科學有效的?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始終在學習知識、鉆研學問、總結歷史、了解民情,最終走出了山溝溝里的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鄧小平同志在下放江西工廠勞動時,始終不忘向群眾學習,從未停止對未來的思考,及時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設計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路徑。習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就提出了許多先進的理念和鮮活的思想,這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脈相承。他們的這些成果,是前人所沒有的,也是無法從書本獲得、向歷史復制的,但卻始終根植于中華民族的血脈,實實在在地指導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所以說,書本知識是我們學習的基礎,生活實踐是我們學習的源泉,而人民群眾,才是我們學習的真正老師。
(作者單位:市委辦)
李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