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康市積極采納審計建議,專門出臺《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實國家南水北調水質保護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不斷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進一步提升漢江水質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2015年安康市審計局在對南水北調資金審計調查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審計調查中,對全市污染物排放項目資金進行了專項審計。針對審計發現的污水處理項目驗收率較低、建設項目資金存在滯留、污水處理力度不大等問題,提出了加大重點減排項目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努力提高污水處理資金使用績效等建議。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建議,出臺了上述文件。
文件要求:一是切實抓好重點減排項目建設。認真組織實施 5 個縣城污水處理廠管網增容擴建工程,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完成恒口示范區、高新區建民污水處理廠和漢濱區五里、旬陽縣蜀河、白河縣茅坪等一批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安康中心城市和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89%、82%。嚴格落實干清糞、雨污分流和資源綜合利用措施,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切實控制農村面源污染隱患和風險。集中抓好瀛湖鎮、新壩鎮、雙龍鎮等17 個瀛湖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建設,確保瀛湖庫區水質安全。加強安康堯柏、陜西金龍水泥等重點企業廢氣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監管,確保持續發揮減排效益。完成旬陽鉛鋅礦區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7 個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
二是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開展環保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企業。加快“氣化安康”工程進度,拆除改造燃煤小鍋爐26 臺。認真開展機動車環保標志發放及管理工作,推進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落實區域限行政策,完成1266 輛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任務。
三是嚴格環境執法監管。認真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重點對黃姜皂素、冒黑煙企業、“兩廠(場)”、重金屬以及工業園區進行環境保護大檢查,防范環境風險。繼續強化污染治理設施的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及時掌握重點污染源排污及設施運行情況,按期完成17 家重點企業在線視頻監控設施的安裝、聯網項目。對10 家國控企業每季度開展監督性監測和在線設施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確保國控企業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75%以上、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達到80%以上和監督性監測結果公布率達到95%以上。
四是加大督辦考核力度。將污染減排任務列入年度考核工作內容。要求市發改、農業、住建、水利、工信、公安、國土等部門要依據部門職責分工,完成相關減排工作任務。要求審計機關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確保國家環保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大效益。市政府將對未完成年度污染減排和重點工作任務的,按有關規定實行責任追究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