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康市審計局審核了中介單位履約情況,結合審計質量、核減資金、發現問題線索等方面,對聘用的29家中介機構定級分類,并進行了公示。這是該局加強審計中介管理的又一重要舉措。近年來,該局在加強審計中介管理,發揮中介效用方面成績顯著。
2014年以來,安康市審計局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聘請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審計,有效地優化了政府投資審計專業結構組成,實現了對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的全過程、全覆蓋,取得了明顯工作成效。為抑制和消除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審計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該局堅持“懲防結合、標本兼治”原則,采取了五項有力措施:一是嚴格招投標制度。機關設立招投標評審小組,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面向全社會進行招標,對各投標機構的資質狀況、內部管理情況、技術力量和配置情況、業務質量保證體系、審計業績和信譽等進行綜合評審,引進有實力的中介機構。二是實施合同化管理。與中介機構簽訂《工程審計委托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使審計機關既能依法履行職責,又能有效防范審計風險;在確定審計收費時,嚴格執行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收費相關標準,保證其基本審計費,避免不同中介機構之間盲目壓價造成惡性競爭,同時提高審減投資額一定百分比之外的效益審計費,鼓勵其在公平、公正前提下的審減。三是建立 “智庫” “捆綁管理”。建立與優秀中介機構長效合作機制,把業務能力強、協作精神好、人員素質高的協審隊伍相對穩定下來,作為審計機關的專家“智庫”優先安排審計項目;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獎勵考核制度,明確每個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的行為準則,按照審計項目將審計組與協審人員實施有效“捆綁”,實行承擔責任、組織教育、落實制度、接受監督、參加考核“五同步”的管理制度,同考核、同獎懲。四是注重教育培訓。加強對協審人員在審計程序、方法、技能等各個方面的培訓,使協審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操作規范得到明顯的轉變和提高;加強廉政教育,要求協審人員恪守審計廉政紀律規定,維護好審計機關的威信。五是加強監督機制。嚴格執行審計報告“四級復核制”,即中介機構內部自審、不同中介機構交叉復核、審計組復核、法制審理人員復核,確保審計證據充分有力,審計報告真實可靠,審計意見恰當可行。建立審計項目臺賬,動態反映中介機構及協審人員的工作效率、職業道德、廉潔自律等相關指標。建立信用檔案制度,根據日常考核,業務質量復核,定期回訪等情況,認真記錄中介機構協審人員的失信和違規情況,對中介機構定級分類。2016年安康市審計局確定審計質量好的8家中介單位為A級單位、審計質量較好的10家單位為B級單位,審計質量一般的8家單位為C級單位,并對3家單位實施“一票否決”,并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