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鎮坪縣曾家鎮花坪村發展好魔芋產業,開拓脫貧攻堅創新思維,3月4日,由市審計局黨組成員、總審計師劉際和帶隊,我局組織該鎮鎮村干部、種植大戶、產業帶頭人等一行23人赴紫陽縣蒿坪鎮進行觀摩學習。
觀摩學習組一行先是來到紫陽最大的陜南移民搬遷安置點雙星社區,通過詳細的了解,觀摩學習組開拓了眼界,避災扶貧移民搬遷一定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把生產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雙星社區包含統規自建、統規統建、樓宇化安置等多種形式安置房,配套設施完善,計劃居住人口4000余人,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愿、以戶定建“的原則,打造新型農村社區,在就業方面采取“山上興產業、園區促就業、小區供創業”的模式,并要有的放矢,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接著跟隨紫陽縣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到企業流轉土地現場實地參觀學習,農戶通過流轉土地收入加上為企業的打工可獲得相應的工資報酬,這種企業加農戶的發展模式,保障了農戶收入穩定,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市審計局專門請來技術人員為觀摩學習組傳授魔芋種植各個環節的要領,并通過交流答疑解惑。
之后觀摩學習組前往蒿坪鎮市級茶產業園,千畝茶園郁郁蔥蔥,打造了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引入企業,帶動農戶,搭建全產業鏈,保障農產品收入,通過產地標識的品牌樹立,結合富硒、無公害等特色,轉化為品牌溢出價值。大家認為現階段應打破小農經濟思維,組織專業合作社將農副產品做大做強。
觀摩學習組又來到了位于蒿坪鎮富硒產業園的紫陽縣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在生產車間,聽取了公司發展魔芋產業的先進經驗和經營模式。在學習經驗交流會上,與富硒食品有限公司老板討論了曾家鎮幫扶村的脫貧方案,就規模化種植魔芋提出愿與之加強聯系,打造魔芋產業鏈,共謀發展的美好愿景。會上,市審計局黨組成員、總審計師劉際和指出,貧困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只有剖析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因戶施策做到精準,創新機制多方努力,以經濟發展統攬全局,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所以就必須要立下愚公志,打贏攻堅戰。
最后觀摩學習組前往紫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參觀學習修腳技能職教培訓,鄭遠元打造修腳產業,以永不放棄、注重細節、不斷學習、講究誠信,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在縣政府的牽頭和指導下,開設了“足浴足療技能培訓班”,培養了千余名合格技師,同時給予了工作安排,為脫貧致富探索出了新路。通過現場觀摩,觀摩學習組提出自身要解放思想,通過手藝獲取財富是為正途,針對貧困村富裕的婦女勞動力,收入待遇可觀,可以“大做文章”。今后要加大扶貧幫困職業技能培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困難農戶都有一技之長,從輸血到造血的改變,才能使脫貧攻堅的任務有所突破。
通過這次赴蒿坪鎮的學習,使曾家鎮各村的種植戶學習到魔芋種植的技術經驗,增強了他們搞好魔芋種植的信心和決心;龍頭企業和職教中心的觀摩讓大家開拓了思路,增長了見識,并且了解到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他們紛紛表示要切實把魔芋產業真正做起來,努力開拓多產業發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早日讓生活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