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殿堂聽民聲
——市三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綜述
通訊員 鄒聯華 曾德強
人代會是人大代表集體行使職權的“民主殿堂”,是民聲匯集的“民主盛宴”。 2月29日下午落幕的安康市三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們提交12件議案,198件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反映了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綜觀大會秘書處收到的議案、建議文本,其中不乏“精品”之作,關注民生的建議占到建議總數的半數以上,從議案、建議文本的字里行間,似乎可以觸摸到人大代表那顆顆滾燙的心和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從代表建議數量上看,盡管今年是依照省人大常委會決定延長的一年任期,但代表們的履職熱情依然高漲,與去年人代會收到的建議數量相比仍有增長。漢濱團提交建議77件,是當仁不讓的“建議大戶”。代表們提交的建議,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社會事業投入占較大比重。精準扶貧、農村環保、城鄉醫保、生態養老、教育衛生、社區管理等,則是代表情之所系、言之所指。
今年議案、建議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
其一,首次收到立法議案和建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省人大常委會決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地方立法權。閻武等11名代表提交的《關于對徑流式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立法的議案》,陳敬民代表提交的《關于進一步明確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有關職權的建議》,反映出代表們對人大及其常委會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地方立法工作,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殷切期望,也是與以往歷次人代會所收到的議案建議所不同的一個顯著特點。
其二,更多地聚焦民生和環保。陳緒賢代表提交的《關于在城鎮貧困居民中實行精準扶貧政策的建議》、朱必蘭代表提交的《關于改進精準扶貧方式的建議》、陳遠平代表提交的《關于解決脫貧攻堅中資金投入力度不夠的建議》、馬小靜代表提交的《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建議》,分別從不同的側面提出,要著眼長遠,科學施策,把精準脫貧工作落實好,使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以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李興衛代表提交的《關于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的建議》、劉明靜代表提交的《關于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余祖財代表提交的《關于盡快建立長效機制,為邊遠鄉鎮留住人才的建議》、余永娥代表提交的《關于提高農村合作醫療異地就醫報銷比例的建議》、羅小平代表提交的《關于出臺發展健康養老扶持政策的建議》,等等,表達了代表們對社會事業發展的期盼和關注。江能海、高洪、吳勝榮、劉和興等代表,分別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反映問題,上達民意。或提出實施城鄉環衛管理一體化,或提出漢江水質保護,或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力度……田延國代表提交的《加強住宅電梯安全監管的建議》、馬明慶代表提交的《關于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監督管理的建議》、張新華代表提出的《關于扶持和規范家政服務的建議》、李輝忠代表提交的《關于應對無物業小區加強管理的建議》、劉光琴代表提交的《關于盡快解決邊遠山區網線覆蓋問題的建議》、但亞蘭代表提交的《關于加強農村城鎮社區配套管理的建議》、鄧昌瓊代表提交的《關于建立醫養一體幸福院的建議》等等,無不表現出代表們“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拳拳愛民之心,以及渴望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的殷殷民生之情。
其三,為“十三五”規劃獻策。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代表們在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三五”規劃綱要》同時,緊緊圍繞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提出議案和建議。邱祖風、劉列平、李平、亢海珍、凌明學等代表,分別提出了大力發展安康中醫藥產業,加大山林經濟發展扶持力度,加強小微企業培育,扶持富硒產業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意見建議,為“十三五”開局助力。
其四,文本質量進一步提高。漢濱區代表團李頡等29名代表聯名提出的《關于推進市直機關北遷促進中心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議案》,文本規范,案據充足,方案具體,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對于疏解江南城市功能,帶動和促進中心城市持續協調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盡管與其它11件議案一起未能立案,被轉作建議辦理,但文本質量受到了大會秘書處議案組、議案審查委員會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