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心共繪藍圖 推動安康追趕超越
——市三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發言綜述
記者 艾蓓 陳曦
市三屆人大七次會議期間,傳來我市榮獲全省2015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的喜訊,出席會議的代表倍受鼓舞、信心滿懷,紛紛熱議“十二五”成就,展望“十三五”藍圖。
“十三五”大幕已經拉開,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常態,代表們熱情高漲,在審議大會各項議程時暢所欲言,表達人民群眾的心聲,凝結改革創新的共識,匯聚追趕超越的智慧,為開創美麗富裕新安康建設新局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增添了力量。
《報告》《規劃》,接地氣順民意
“我們的意見建議都被政府工作報告吸收了,感到非常欣慰。這充分說明報告接地氣、順民意。”在政府工作報告起草過程中,市人大代表李輝忠曾兩次被邀請參與報告的修改。他說:“報告中列舉了195個數字,數字的增加和減少都不是空穴來風,量化出報告,量化寫報告,向代表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越看越激動,越看越有希望。”市人大代表蔣福娣聽了報告后非常振奮,“去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們這些來自基層的代表也有切身感受,比如公交車改革、立交橋建設,老百姓直接受益,贊不絕口。從報告中看到了政府的責任擔當,說了算、定了干,有愚公移山精神和敢啃硬骨頭的勇氣,相信政府能更好地為民服務。”
市人大代表亢歲潤認為,2015年是安康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實現生產總值增長12.3%,五項經濟指標列全省第一,榮獲全省2015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的確難能可貴。
“2015年為‘十二五’畫上了一個閃光的句號,‘十三五’規劃很平實也很扎實,交通樞紐的建設將改變安康在陜西乃至全國的戰略地位,貧困縣摘帽將大大改善群眾生活,一切美好的愿景都將在規劃中實現。”市人大代表張寧說。
代表們一致認為,報告全面貫徹了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總結“十二五”發展成績客觀準確,確定“十三五”目標任務科學務實,振奮人心地提出了一批省字號、國字號目標,對老百姓關心、關注的事報告得很細,在政府自身建設上要求得很嚴,措施很硬,體現了追趕超越、改革創新、民生關懷意識。“十三五”規劃綱要負責任地向全市人民回答了“十三五”時期安康怎樣發展、發展什么的問題,描繪了我市“十三五”發展的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開創美麗富裕新安康建設的新局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精準脫貧,既是重任又是機遇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全市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十三五“期間一項重要預期目標。代表們就此紛紛建言獻策。
“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是十三五期間的重任,要完成它還要鼓大勁。但也應該認識到,脫貧攻堅也將給安康帶來一次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將有大量資金、項目投入到連片貧困地區,我們應該牢牢抓住機遇,繼續保持追趕超越的戰略態勢。”市人大代表張曉明說。
不少代表認為,思想意識的落后是脫貧的最大阻礙。有些貧困村、貧困戶存在等靠要思想,若一味“輸血”則會養一批“懶漢”。脫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干部群眾都應解放思想,用好用活惠民政策,教育、發動、引導、激勵貧困群眾自我發展,促進貧困群眾精神脫貧。
市人大代表馬濤、張京國建議把精準脫貧工作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結合。一家一戶小農經濟已經很難發展起來,農民進城入戶,大量土地撂荒,應該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的家庭式農場,選好選準特色產業,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以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脫貧是很多代表的共識,移民搬遷新型社區要注重配套生活、文化設施。移民搬遷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梯次搬遷,不能過分強調集中安置率。市人大代表王友清說:“通過陜南移民搬遷,群眾居住條件有了很大變化,對在安置點沒有生活來源的群眾,應該就地安置,可以就近買已經搬遷農戶的房子。”
市人大代表陳緒賢、王雪潔認為精準脫貧應該一個都不能少,農村脫貧力度很大,但不能把城鎮貧困居民忘記了,城鎮困難群眾也應納入精準扶貧范圍。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要突出教育、醫療、科技的保障和帶動作用。”市人大代表陳顯耀說:“機關干部下基層幫扶貧困戶應形成制度,制定嚴格的考評考核標準,注重從脫貧第一線選拔干部。”
轉型升級,打造新的增長極
市人大代表周耀宜十分贊同報告中“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布局,培育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的提法。他說:“‘十三五’期間還是要聚焦項目發展,應關注漢江經濟帶、石紫嵐經濟帶的發展,如果幾個市縣聯合造勢,促進投融資,發展會更快。要加快石紫嵐沿江生態經濟帶的規劃編制,出臺具體工作措施。”
農業是個大有奔頭的產業。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要叫響綠色、品牌農業,打造綠色無污染拳頭產品。市人大代表胡昌軍建議加大對現代農業園區獎勵扶持的力度。現代農業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應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水、電、路、大型沼氣等工程建設。
品牌不整合,企業永遠做不大。代表們認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品牌建設很重要。品牌代表信譽,代表競爭力,安康沒有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是個很大的短板。市人大代表黃常翠、田珍建議加快推進富硒產品品牌整合。安康休閑食品品牌很多,如臘肉干好幾個縣都有,應該資源共享,深入開發,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突出各自的特長,不能各行其是。只有整合起來,才能提升安康富硒產品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
全域旅游也是代表們熱議的焦點。安康的青山綠水、山水田園是最好的資源和品牌,但缺乏包裝,要抓住未來五年安康旅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包裝打造幾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引爆點、興奮點、無可替代的旅游產品,著力打造“漢江黃金旅游帶”、秦巴漢水休閑度假區,進一步做大做強安康生態旅游。建議大力發展旅游市場主體,但要防止企業的圈地運動,防止劣質企業進入旅游產業,將旅游、地方文化、富硒產品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旅游產品的附加值。
改善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就業是第一民生,報告中提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受到代表們的點贊。市人大代表陳國盛、惠博認為目前人才引進機制欠缺靈活性,專業技術培訓形式單一,建議多措并舉加強返鄉農民工、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創業技能培訓,出臺創業項目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專業人才導師庫及其管理機制,促進大眾創業就業。
市人大代表謝瑩建議在教育扶貧中,加大對山區學校硬件條件的改善,加大教育信息化的資金統籌力度,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安康兒科醫生本來就缺乏,隨著二孩政策放開,病源將大大增多。應該加大力度招錄兒科醫生,做好二孩生育的相關配套工作。”市人大代表李澤萍說。
不少代表建議加大鄉鎮衛生院建設管理問題研究力度,解決農村群眾不愿到鄉鎮衛生院看病、鄉鎮衛生院留不住人才的問題。市人大代表李興己、王自夏建議整合城鄉居民醫保,統一報銷標準,加強慢病的報銷比例,提高計劃生育失獨和雙女戶的扶持標準。
市人大代表余祖財認為通過合療等惠民政策看病貴的問題逐步得到緩解,但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在。隨著醫改分級診療的實施, 2017年90%的病人要留在縣區,所以應對中心城區衛生扶貧思路有所調整。建議在城區辦精辦好一所二級醫院,市級醫療機構應在解決疑難雜癥上下功夫,做到又專又精。
結合自己外出考察了解的經驗,市人大代表史鵬建議市公安局成立食藥環偵查支隊,各縣區成立大隊,要有相應科室和固定人員銜接這方面的工作,保障群眾食品、藥品、環境安全。
殯葬管理也是代表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新殯儀館建成對殯葬工作有所促進,但道路等硬件設施還不完善,交通還不十分便利,給群眾帶來不便,群眾反映費用也較高,建議政府加強管理。
報告提出理順中心城市管理體制,合理界定市、區權責,夯實主體,分工協作,提高管理效能。市人大代表范先進對此十分贊同:“中心城市管理體制方面,兩級政府職能一直不明確,主體明確后,管理效能和質量都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