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安天)交通,是城市的“血脈”。隨著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交通工具的多元化,私家車的迅猛增加,交通擁堵現象愈演愈烈,這已經成為了阻礙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尤其在上下班兩個高峰期,漢江一橋進城方向至大橋路都會堵得水泄不通,這不但影響了市民的正常出行,更不利于城市的形象建設。市政協常委黃慶雪建議,應完善安康公共交通法規體系建設,采取適當手段抑制小汽車過度使用,提高城市交通整體管理水平,從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黃慶雪告訴記者,建設城市智能化交通停車設施,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在不增加城市土地占用的情況下,使車位數成倍、甚至十幾倍地增長;實施城市人性化交通暢通工程,設計兼顧快捷通行和人性化等多重方面的人行過街天橋,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及時改變原有過街交通設施和標志,取消天橋覆蓋范圍內的過街斑馬線等,在天橋一定距離內的城市道路上取消過街路口,在一定時期內增設過街疏導員,疏導過街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引導行人通過人行過街天橋穿越馬路,實現人車的人性化分離,提升行人在交通道路的安全性。
黃慶雪建議,建立交通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借助互聯網、手機、廣播、電視、導航、室外誘導屏等手段,向社會公眾發送道路網交通擁堵狀況、交通安全、交通管理、停車位等實時信息,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最優路徑引導,減小高峰路段的出行壓力。完善路網系統,建立智能信號燈指揮系統,根據監控平臺的路況分析,實時調整信號燈時長,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口擁堵壓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進一步加大對瓶頸路段的治理力度,合理規劃停車設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亂停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