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曾德強
安康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期間,正是355名市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社情民意的時候。來自全市各行業、各階層的市人大代表,肩負著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共商全市改革發展大計。2月8日下午和9日上午,代表們認真審議了市長徐啟方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關于安康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關于安康市201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作為“主人”,代表們的審議發言,不僅有肯定和贊許,而且指出了政府工作中的不足,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訴求,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對《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普遍認為,文風樸實,客觀實在,鼓舞人心,令人振奮,催人奮進。對2014年工作的總結,內容全面,重點突出,簡潔明了。對2015年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既有宏觀工作要求和發展目標,又明確到了重要領域、項目及工作。體現了一個“實”字,體現了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回應和迎合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馬孝芳、李康等代表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與過去相比,有一大進步,就是對上次人代會上政府承諾的事項開始進行“回頭望”,進行專題報告,將2014年“十件實事”完成情況、2014年市級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以參閱文件的方式印發給全體與會代表,使之能夠深入、全面了解他們和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事項的具體情況。
此前參加了《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會的代表,更是對政府廣納民意的做法表示贊許,因為他們所提的合理化建議大多被采納。本次大會召開之前,市政府辦公室先后兩次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其他有關專家,廣泛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稿)》的修改意見,虛心采納意見和建議。律師代表李輝忠說:我提出的增強“六五”普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議,被吸納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政府是真正尊重民意的,重視集中民智的。
代表們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建議,很多來自于會前的調查研究,來自于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不乏真知灼見。
在依法行政、社會管理方面,不少代表提出了建議。李啟全代表說,報告中光提依法行政還不夠,還應該有法治安康建設、法治社會建設,用法治手段治理環境問題,依法治訪、治亂。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劉傳品代表建議,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增強群眾學法守法用法意識。還有代表建議,加強對國有資產、債務管理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工作力度。創新社會綜合治理工作機制,把依法治國理念融入綜治維穩工作。加大對安康一江兩岸違法亂建的處置力度。
環境保護依然是熱點話題。李本增、陳世斌等代表建議,加強全市森林保護,加大治污減霾工作力度,增加對縣鎮兩場(廠)建設資金投入,保障水源涵養區水質安全,讓全市人民呼吸新鮮空氣,確保人民群眾生活健康。繆曉紅、張瑩等代表建議,應統籌考慮城鄉環境衛生工作,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的環境治理力度,在項目計劃和政策設計上統籌考慮。在市級層面制定出臺關于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實施意見和工作機制。
對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鄧邦才等代表“支招”,要更加重視富硒產業發展,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富硒資源詳查、動植物對硒元素的吸收、硒元素對人體吸收的作用及影響、富硒有機肥與富硒產品工藝配方等基礎性研究。張益民、邱仕君等代表,建議政府對山林經濟發展增加投入。崔光華、張京國等代表建議,堅持不懈地抓好蠶桑、畜牧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強政策和資金扶持,積極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歐立建代表提出,要用現代農業的理念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效益,傳統農業方面的精華還要繼承和發揚。
不少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給旅游產業以大量篇幅表示贊賞,同時提出建議。李啟全代表說,一定要把旅游產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作為戰略性的產業來抓,持續用力推進,從體制、機制上研究旅游產業。
對就業問題,代表們一直以來十分關心。李康、向東曉等代表建議,加強人才和崗位信息公開發布工作,促進本地大學生與就業崗位有效銜接,以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政策,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注意培養留得住的人才,解決醫療、畜牧、茶業、蠶桑、水利等方面專業技能人才緊缺問題。沈桂蘭代表建議,對人才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陳緒賢代表建議,開發就業崗位,建設創業就業孵化基地,解決就業難問題。馮玲代表則強調要改變就業觀念。
對教育這個老問題,楊義龍、馬恒昌等代表建議,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有效解決農村孩子上學難問題。周永鑫代表則建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覆蓋,建設智慧城市。
關于醫改,徐龍舫等代表建議,改善醫療條件,藥品“三統一”價目表應該在醫療場所公示。郭德林代表建議,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充實基層醫院專業技術力量,把招聘自主權下放到縣區;設立重點專科建設基金。
黃鋒、魯宗奇、李興衛等代表建議,陜南避災扶貧搬遷要與產業建設相結合,要“搬得出、留得住”,就必須有產業支撐,就必須有增收門路。劉修勇代表建議,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培育結合起來。
羅小平等代表建議,加大對已建成農村基礎設施的管護力度,如人飲工程、通村水泥路等。晏筱波等代表建議,安康中心城市應該因地制宜地建設地下通道,三橋頭也應建立交橋。
一些代表還對《政府工作報告》文本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所有這些,都體現了代表們的一腔赤誠和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