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豐云
近日,鄉鎮干部在油菜花田起舞的視頻火爆全網,隨著“五一”旅游高峰期臨近,這場創意之舉不僅展現了基層干部助力鄉村振興的巧思,更拋出關鍵課題:如何將“花田熱度”轉化為持久發展動能?唯有以創新借勢“圈粉”,用實干深耕“出圈”,才能書寫鄉村文旅發展新篇。
以創意“圈粉”,流量賦能新賽道。在短視頻時代,基層干部化身“鄉村代言人”,通過直播帶貨、拍攝趣味短視頻實現“破圈”,正是順應時代的主動作為。但互聯網流量競爭日趨激烈,唯有深挖本地非遺文化、特色民俗等資源,打造差異化內容,才能避免“曇花一現”。比如,將花田美景與傳統戲曲、手工技藝結合,以獨特視角講好鄉村故事,讓流量真正成為文旅宣傳的“助推器”。
以實干“筑基”,服務托舉好口碑。江西婺源“油菜花經濟”長盛不衰,靠的是全域旅游服務體系,貫通景區的專線公交、標準化運營的民宿集群、24小時在線的旅游咨詢服務,讓游客全程無憂。基層干部需在交通疏導、安全巡查、環境維護等方面下足功夫,用精細化服務將“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以融合“破局”,產業激活新動能。單一賞花游難以留住游客,“文旅+”融合才能打造長效吸引力。浙江多地將油菜花田與農事體驗、文創手作、生態研學結合,開發出“花田迷宮”“古法榨油”等沉浸式項目,游客既能賞景打卡,又能深度體驗鄉村生活,帶動農產品銷售、民宿增收。這種“一業興、百業旺”的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
基層干部既要借“花田妙舞”引流造勢,更要用完善服務、融合產業的“實干之功”,將網絡熱度轉化為發展實效。鄉村振興之路,需以創新點燃火花,用實干厚植根基,如此方能讓“花田熱度”持續升溫,以文旅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