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近年來,平利上上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揚“三苦三真”精神,用務實、扎實、嚴實的工作作風抓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在去年二,三 、四季度連續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基礎上,年度考核又獲得全省優秀,受到省委省政府通報表彰。
然而,在我們面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面對組織的肯定和群眾的認可時,加之,較長時期的連續作戰,也有少部分干部認為可以松一口氣了,甚至還有個別同志產生了松懈和厭戰情緒,這必將對切實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必須要從思想上,認識上糾正這種不良情緒,從行動上化解這種不良狀態。要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脫貧攻堅戰的艱巨性和重要性,樹立持久作戰的觀念和思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保持初心,完成使命的內在要求需要我們在脫貧攻堅戰上必須持久。徹底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如果我們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不可能體現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平利縣在這項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實現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國家重大工程上更不能落伍和掉隊。在建設“五美”平利,實現追趕超越大勢上更應持久努力奮斗。
平利縣情,平利實際的客觀現實要求我們在脫貧攻堅戰上必須持久。平利是山區不發達地區,底子薄、基礎差,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多,要拔掉窮根,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就要付出更大,更多的努力。必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決心和不摻假、不打折的務實態度,“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最終打贏脫貧攻堅戰。
當前現狀,工作實際的階段進程需要我們在脫貧攻堅戰上必須持久。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距離2020年貧困人口脫貧的期限不到2年,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必須咬緊牙關,一鼓作氣,不松懈,不退縮,克服一切困難。只有過了疲勞關,拿下關鍵“關口“,就會車出峽谷,駛向康莊大道。
脫貧目標,責任擔當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在脫貧攻堅戰上必須持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平利山區貧困人口要想真正脫貧,必須從改變鄉村基礎設施,必須從衣食住行著手,必須從改變鄉村基礎設施下功夫,必須靠產業依托,必須著眼長遠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貧困人口的自力更生精神,扶貧扶志。只有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才能使脫貧的成果得到長效保證。而這些非一日之功,需要長久的持之以恒的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
唯有久久為功、持之以恒,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真正做到務實重行,才能取得脫貧攻堅戰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