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海代表(重慶小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大有可為
張興海代表說,企業家應踴躍投入精準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興海認為,企業家投身脫貧攻堅,要認真落實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關鍵在提高精準度,找準“窮根”、明確目標,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農民有資源,企業有需求,產業扶貧大有可為。企業可以用先支付收購款等方式,幫助貧困農民進行先期種植投入,解決他們的啟動資金和后顧之憂。
(本報記者 陳支援)
曾卿代表(四川省廣安市市長)
新農村建設要多些鄉土味
“一些地方的新村建設缺乏個性。‘一條馬路通遠方,兩邊兩排小樓房,村村莊莊一個樣’,很難嗅到鄉土味。”曾卿代表說。
曾卿建議,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在城鄉融合的同時,盡量按照鄉村原貌留住“鄉愁”。新農村建設,特色是生命,應以各地自然資源為依托,結合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因地制宜,留住鄉土味,使農村真正成為人們寄情山水的美麗家園。
(本報記者 張 文 齊志明)
雷燕琴代表(江西省貴溪市樟坪畬族鄉鄉長)
注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
“樟坪畬族鄉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濃郁,我們大力發展旅游,帶領鄉親們吃上‘旅游飯’。”雷燕琴代表說,但村里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懂旅游的人才缺乏,制約了旅游產業發展。
雷燕琴建議,政府應更加注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更多優惠政策,讓人才回得來、留得住,激發他們的創新活力,推動鄉村振興。同時還應挖掘鄉土文化本土人才,促進非遺項目的傳承和發展。
(本報記者 孫 超)
王書茂代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委員)
促進休閑漁業加快發展
“當下,促進漁業發展,不能再依靠盲目擴大捕撈規模,而要切合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發展休閑漁業。”王書茂代表說。
王書茂建議,政府出臺政策,規范休閑漁業市場,完善旅游配套措施,促進休閑漁業發展,實現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傳統漁家文化相融合。在促進傳統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緩解漁業資源緊張,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本報記者 齊志明 閆 旭)
石光銀代表(陜西省定邊縣定邊鎮十里沙村黨支部書記)
鞏固西北封山禁牧成果
“只有治好沙、造好林,才能真正拔窮根。”石光銀代表說,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西北取得了顯著生態效益。
石光銀建議,增加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提高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現金補助標準、延長年限,調動農民積極性。“為保護當地較為脆弱的生態,應繼續保持封山禁牧的力度,鞏固已取得的封山禁牧成果。”
(本報記者 高 炳 趙淵杰)